78级生物系 张亚雄
2011.05.26.
(前排左起:张亚雄、马修理、林海帆;后排左起:张振生、陈维辛、沈志伟、陆惠华)
从1978年9月开始,在上海的东北角,复旦大学学生宿舍1号楼3楼的东边,天天会传来快乐的笑声、歌声、圆号声、手风琴声......这就是78级生物系的男生带来的声音。如果那一天这声音中夹杂着一些女声,那一定是他们在开班会,女同学也来此凑热闹。
这笑声、乐声一直持续了四年,1982年7月,这声音随着主人飞扬到世界各地.......
现在,当初的莘莘学子已经成为全球著名大学的教授、著名企业的CEO,有的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实验室,有的依然在教学育人.....成就卓著者有:许田(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主任、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林海帆(美国耶鲁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主任、曾任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 内务长、常务理事等职)、贺福初(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院长、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毛裕民(联合基因集团董事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生物学科组成员,前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市科协资深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杨浦区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赵国屏(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那时,我们男生7个人一间寝室,所以大多数时间是7个人一起活动。最后一年开始做毕业论文和考研准备,大家便分散行动了。
我们寝室里,我与林海帆和沈志伟走得比较近。志伟喜欢集邮,与我志趣相投,成天倒腾那自己做的邮册。海帆是温州洞头县人,年龄也小我2岁,是一个十分喜欢钻研的学子,他整天泡图书馆,晚上熄灯后还在帐子里看“大部头”(原版美国科学杂志)。他舅舅从老家来,带来了四喇叭录音机(当时是很时尚的玩意),还有目鱼干等海产品,海帆总是把吃的留给我们,他则独自守着录音机听英语。
毕业了,同学们都纷纷出国深造,我进入了交通部的研究院工作。30年过去了,同学们大多还在从事研究工作,我则改行干了其它。
林海帆1983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发现第一个启动胚胎细胞分裂的基因。这一重大发现在美国学术界引起轰动,被定为美国当年最出色的遗传学博士论文,获1990年度美国遗传学会 最佳博士论文奖第二名,刊发于世界学术界最具权威的《细胞》杂志,这是当年华人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论文之一。他凭借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奖与美国学术界极高荣誉的珍·可芬·查尔斯博后奖 。1994年,他受聘于杜克大学,任杜克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导师、杜克大学干细胞研究项目主任。应邀为《nature》《遗传学年鉴》等学术刊物撰写过论文。他曾20几次获得高层次学术嘉奖,包括Packard科学与工程奖、美国癌症研究会青年教授研究奖和BasilO'Connor青年学者奖,爱立生医学基金会资深学者奖、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IH)先锋奖、国际生殖生物学会研究奖。
最近几年,林海帆教授经常受邀到国内讲学,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上海科技大学……每年他都在全球各地讲学。他曾受多位国家领导人访美时的接见,多次应中国驻美大使邀请参加外交宴会。回国期间,曾接受中组部、国务院领导,中国教育部,北京、上海、温州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
2010年,林海帆教授应邀到苏州讲学,这是我们分别近30年后,终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见面。他告诉我,那时他在美国耶鲁大学组建一支由38位教授、500多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干细胞中心 ,团队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注:现今耶鲁官网显示耶鲁干细胞中心已有97位教授成员)。近年来,他从干细胞的角度研究组织再生的课题,取得不小的进展。他研究发现了在多种生物的生殖系,包括人类生殖系中存在的一类新的非编码RNA,而且这种RNA的异常表达与癌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他说,癌症干细胞是真正“罪恶”的根源,相当于癌细胞的总司令。通常的化疗只能消灭大部分的癌细胞,并没有杀死癌症干细胞,癌症往往容易复发。目前,他研究团队的部分人员正在致力于研究一种可以专一杀死“总司令”的药物,希望根除癌症。谈到这一目标,林海帆颇有感触,他说虽然现在还处于理论阶段,但是理论概念的突破才是基础,以往就是因为理论不够完善才导致癌症不能根治,接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1年5月30日同学们在纽约聚会,我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成行,所以只能写此文以作纪念。
(前排左起:张振生、张亚雄、陆惠华;后排左起:马修理、林海帆、沈志伟、陈维辛)
(前排左起:林海帆、张亚雄;后排:张振生)
(作者张亚雄与林海帆在苏州独墅湖酒店留影)
(2012年6月在复旦谈家桢办公室里的聚会,第一排从左到右:许田,郑兆鑫,苏德明,柴建华,马洪,贺福初,龙志峰。
第二排从左到右:胡前进,傅勤,沈培红,曹珍,汪凡,徐一玲,周娟,王翔,张亚雄,陈惟佳。
第三排从左到右:吕慧能,王阳,骆严,邱列群,朱嘉明,赵昌民,马玉良,殷世申。)
(1982年4月在上海植物园。左起:陈晖、吴克英、蒙冰原、孙婕、陈大农、张世明、虞一浩、于嘉屏、陈维辛、吴星)
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月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高考后两三事(78中文胡中柱)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714
我考大学的奇特证明(77哲学 孙翠宝)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713
老照片老物件集合(持续更新中)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709
我的同学林海帆(78生物 张亚雄 )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706
陈勋回忆复旦生活二三事(79计算机系 陈勋)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705
亲爱的77级、78级复旦人,向您征集老物件、老照片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cnt/?id=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