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婉婷 摄/宋倩
2017年6月4日,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校友重返校园,相聚邯郸校区750号楼。本次返校活动由艺术设计系校友2003级宋光宏、2004级邵晓晨共同发起组织,复旦大学校友会提供支持。艺术系老师王天德、白建松、丁玉红、包春雷、赵阳、宋颖、汤筠冰、徐薇到场,40多位校友携带家人共同参与,不少校友更是从外地赶来。此次返校不仅是为庆祝母校112周年诞辰,更是为了再看一眼他们当年的750号楼。这座隐匿于相辉堂前一隅的低调小楼,因修建地铁将在本月底被拆除。
下午一点半,多年未见的同学们陆续赶来。二楼入口“留住时光——致复旦艺术设计750“的KT板迎接大家,昔年好友共同在画板上张贴老照片,简单装饰曾经的画室、多媒体教室,在亲密无间的聊天中回忆往昔岁月。座谈开始后,到场的历届校友代表为老师送上鲜花、礼物表示感激,未到场的老师、校友发来VCR表达思念之情。各位校友就自己的职业发展状况向老师做了简单的汇报。师生间交谈、品茗、啖食美味,在相草晒太阳、遛娃……这一场艺术设计系的聚会,久久不散场。
这是一批比较特殊的校友——艺术设计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9年招收最后一届,每年招生约25人,7年共招生174人。
对于750号楼,校友们保留了诸多美好回忆:
“我是03级的,是第一届学生,和750号楼的感情特别深,来的时候,二层的教室还没有。”
“勾起了曾经的回忆,第一届对这楼的感情特别深,当初来的时候,这楼还没有怎么布置好,东西还没配好,一点一滴的都是跟老师、同学一起组建起来的,所以感情也是在这楼里的。”
“我们在一起最大的感受是开心,包饺子、煮饺子,每一件事单独拎出来说,就是特别特别开心。”
“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与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一起写生,通宵写作业,用大投影看恐怖片之类的,是比较单纯的学校时光。”
“现在回想起来在这栋楼里很多零碎的场面,点点滴滴的生活。读书的时候感觉很漫长,现在觉得很短暂,感觉当时没有抓住大学四年的时光,没有充分利用这段时光,觉得还挺遗憾的。”
“外面的草长得更狂野了,以前的这楼还是很文艺的。”
“有些小遗憾,这里是一个人成长起来的地方,对自己是一个有意义的地方。仍然保留的话会觉得比较好。”
“复旦艺术设计750”,承载着七届校友四年的青春记忆。即使建筑不再,而情与谊永留。
之前校友会记者还采访了08级艺术设计系的连旦校友,附上小文一篇:正在见证中国广告业变革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