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晚18:30,由校友陈强虎先生主讲的校友讲坛在3108顺利展开。本次讲坛题为“复旦心,中国梦——与复旦学子谈人生感悟”。
陈强虎,1986级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1991年行政学硕士,担任系研究生团学联主席。现任复旦大学芜湖校友会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芜湖徽文中学董事长、上海巨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芜湖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安徽校友会副会长、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芜湖财经工业学校董事长。
讲座分两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中国梦——创业人生感悟”,陈强虎校友与我们分享了他白手起家并成功创业的过程中的感悟。在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德”。他提到: “在人的优秀品质中,责任感、良心是最为珍贵的。哪怕在最艰难的日子,人也不能仅仅为了赚钱而做事。”陈强虎校友指出,除了德尚崇高外,志存高远、心有挚爱也非常重要,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创业的第一要素——德。“我原来想我有600万了我要干很多事情,但是等到我有1000万了,却觉得很痛苦。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事业。后来我想通了:我要钱干嘛?要有德!要以勤以苦为铺垫!”
陈强虎先生指出“天道酬勤”是创业的第二个要素。“你要人家服你,就得比人家努力三倍!吃苦是福,吃别人吃不了的苦,累别人累不了的累,烦别人烦不了的烦,忍别人忍不了的气,才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取得别人取得不了的成绩!”陈强虎先生对这句话感慨很深,他说这句话也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他提到,正是这种敢吃苦的精神支撑着他坚定地走在创业路上并收获了如今的成功。他一再告诫在座同学:“人的堕落是从放松开始的,其轨迹是:放松—放任—放荡—放弃,我们一定不能放松!”
光有“德”和“勤”并不够,陈强虎先生指出:能力依然很重要!“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脑力比财力更重要,不怕口袋没钱,就怕脑袋没货!”他建议在座各位同学珍惜当下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除了以上三点外,在“处人和处事”方面,陈强虎校友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他提到“会处人才能成大业”,“ 一个人能否很成功,关键之一是看他是否会求人,人们总是被毅力所打动,他们如果认为你是个很努力的人,便最终会彻底地帮助你。如果你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缠功,别人不帮助你都会不好意思的。”他借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进一步说明了这句话,意在高速在座同学在处人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
与在座同学分享了他在创业过程中的人生感悟后,陈强虎校友还与在座同学一起回顾了他的在复旦度过的大学时光。他提到了他在复旦所遇到的恩师和挚友们,在他看来,复旦恩师的谆谆教诲是他的指路明灯,在复旦收获的同学情谊更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复旦度过的时光已成为他回忆中很珍惜的一部分,陈强虎校友非常感恩复旦的校园文化,无论是自由的空气、学术的氛围、校园的活动还是国际交流的机会,都让他终生受用。
最后的提问环节,一名同学问道:“我在高中体验过一些小小的创业,但是放到大学来看发现特别渺小,我是否该坚持?”“对此,陈强虎校友回答:”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学业。其次审视自己的创业是否有成长性,你可以找一找导师的帮助,借助同学的人脉。你创业时不一定要做出成就,创业的过程也是你提升自我的过程,年轻就是资本,创业初是会迷茫,但是走下去目标就会更明朗!”
至此,本次复旦大学校友讲坛圆满结束,到场同学纷纷表示从陈强虎校友的人生感悟分享中收获颇多。
复旦大学“校友讲坛”由复旦大学学生会倾情打造,正式致力于搭建一个杰出校友与当下复旦学子对话交流的讲座平台。这是关于“复旦”、“复旦人”和“复旦人眼中的世界”的一场饕餮盛宴。三尺讲台,传承的是永恒的知识,更是先行人的成功之道、复旦人的百年精神。复旦,是你我共同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