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00世经黄璟:我的十年

2014-04-25|复旦人物

01

文 黄璟 00级世界经济系校友

十 年,对一个人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复旦校友会的提醒,我可能从来没想过要在此时对之前的人生做一番回顾盘点——因为在我看来,那完全是功成名就后 写回忆录时的需要。而“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应该是时不我待地飞奔向前才对。当我翻看毕业时的相片,看到当时那一脸青涩懵懂的自己(不知为什么,总觉得那 时的自己虽然年轻,却一团混沌,甚是不堪;顺便也很好奇,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更欣赏/留恋过去的自己!?)我便忍不住想,如果有机会,哪怕只是在文字上做一次时光旅行,回到过去,我要对那时的自己说什么?我希望那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

关于成就

离开复旦以后,如果不是爸爸的执意要求,我可能就进了会计师事务所,然后和男朋友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平步青云。这可能是一种成就。而现在的生活里,没有老公孩子,没(买)房没车,唯一值得骄傲的也许是三本盖满了五花八门印戳的护照和信手拈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段子。去年和父母的朋友在北京吃饭,一位大叔听完了我的经历,当下便说:你很优秀,不过我一定不能让我女儿像你这样。得,给我的前半生盖棺定论。复旦校友李泓冰女士把复旦给予她的最为重要的东西称为“自由而无用的灵魂”[1]。杨玉良教授在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里也再度提到了这一点。从北京飞到上海,和班级同学们聚会,大家谈孩子、谈生活、谈各种八卦,要是在好几年前,我一定会觉得俗不可耐,但是现在却觉察出它的存在感与幸福感来。4月初回复旦,在大家沙龙看到这样一张桌签:唯爱与梦想不可辜负。瞬间有种强烈的感觉:我回家了。毕业后,直到现在,我都是班里唯一的仅仅为了生活体验而从上海搬到北京的人(很多来北京的同学朋友大多因为读研,或者考国家公务员,或者是因为所在机构需要在北京才能更好展业。)当时觉得帝都啊,好有文化好有气势这里的人好有范儿。一呆就是7年。7年 间我辗转了全国从北到南各大城市,再到法兰克福,再到尼日利亚,最后再回到北京。我没有刻意选择,只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跟从自己的内心,从麦肯锡,到非洲 的公益组织,到德意志银行、盖茨基金会,再到了现在的民营金融机构安邦保险。我从一个在项目上顶不住压力在老板面前嚎啕大哭的小姑娘,经过在尼日利亚的生 死考验(更多细节可以参阅我写的英文故事Searching for faith/寻 找信仰),经过在各种或安逸或混乱或格格不入的环境里的挣扎,变成一个现在的我——这十年里我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了一个有信仰的人。信仰,虽然不能给我高 位和重权,却能够给我这样一种所望之事的实底和未见之事的确据,让我知道,也许事情会变得很糟,甚至更糟,但是我的信会拯救我,我一定,能够过得去。我很喜欢奶茶刘若英的那首《给15岁的自己》:这些年我还算可以至少都对得起自己谢谢妳 是妳的单纯 给了我指引遇见过很多很多人 完成了一些些事情妳一定 还无法想象 多精彩过瘾谁说人生是公平的 它才不管我们想要怎样很感激 妳那么倔强 我才能变成今天这样

关于爱

如 果可以厚脸皮给自己颁一个什么奖,那么在领奖台上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像他们那一辈的朋友一样,觉得把女儿留在身边才是对她们最大的爱,而 是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帮了我一把,虽然现在爸爸也常常抱怨我为什么推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曰:如果当时知道是这个结果,我就不让你出国了。不过这终究是气 话,因为由于文革原因没有上过全日制大学的爸爸始终都希望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能让我得到最好的教育,这才是父母应该为子女做的最好的决定:他们看到了你的潜 力,他们知道你应该做的更好。之后的生活父母也没有少为我操过心,我甚至觉得这过去十年自己仿佛在偿还缺失了的青春期:不停地变换居住地点、换工作、结交三教九流,谈不靠谱的恋爱;过去 十年也是我和父母冲突最剧烈的一段时期,从他们心目中的乖乖女变成了离经叛道的野孩子——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无法沟通,我好几次在电话一头泣不成声,也打 过一个多月不说一句话的冷战,对于他们给过我的忠告和劝告基本是听一半丢一半(可是回头看看,不得不说,大部分还真是被他们说中了)。令我欣喜的是,在这 样浴血浴泪的过程中,父母开始从最初的拒绝、害怕,到开始接受新的想法,慢慢改变,慢慢成长,我们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不能时时在一 起,但对于我的重大决定,他们总是尝试去理解,默默支持。套用廖一梅的话:我们在相互伤害中达到的理解,比我们相亲相爱时要多得多。幸运的是,经过这一 切,我们没有走散,我们始终在一起。我越来越了解爱的含义,不仅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很多爱,更是来自于付出。我们感觉幸福和满足一定不是来自于想要的都得到了,而是因为我们奉献了,我们感受到别人因我们的努力而产生的快乐。非洲回来以后参与Sushi & Tapas这本书的写作,是受两位杰出女性朋友的启发和鼓舞,第一次用英文写作,2012年在全球发行后直到今天仍然不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评论和心得分享。这本书的全部收入都捐赠给了新加坡一间帮助社会问题少女的非政府组织(Beautiful people)。之后参与了北京一群大学生们发起的GirlsEPIC微电影网站的短片拍摄,尽管我在屏幕上紧张得一塌糊涂,可是当许多年轻朋友告诉我,我的访谈对她们很有启发的时候,那种安慰消弭了一切仅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时才有的紧张和不安。上周末作为Lean in Beijing[2]mentorship program的一员参与了导师计划午餐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性朋友一起为更年轻的朋友出谋划策,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 3章: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关于未来

其实我没有想太多。心里此刻最大的愿望,是将来有一天能够找到“更好的另外一半(better half)”, 可以不用有很多钱,但要有说不完的话;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安家,因为能够独立生活而又彼此依靠;可以有不同背景观点,但信仰相通。说实话,这真的不 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自己常常被教导应该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来进行选择——生活、婚姻不能完美,所以醒醒吧,别再守着自己以上那些“脱离实际”的标准 了。中国人大都崇尚实用主义,看重外在条件、强调结果;可是很多时候本末倒置——以结婚为例,婚姻应当是两个人相爱之后所做的艰难却很自然的决定;它本身 不是一个目标,更不应该说没有婚姻的爱情就是浪费时间,就好像不应该无条件认为处于婚姻中的两个人就一定幸福一样。(更多细节欢迎查阅我为Lean In Beijing智囊团所写的文章《我们为什么结婚》)未来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充满无数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未知:十年前从福州考入复旦,就像小鲤鱼从池塘跳进了大海,对未来充满了惴惴不安;而现在,我却是以极大的好奇心和尝试欲来迎接未知的下一个十年。所有的记忆再度回到了十多年前的初春雨夜,我从二教自习出来,走在梧桐庇荫的光华路上,看到路灯在雾气的笼罩下散发出温柔又迷离的白色光晕,伴着淡淡的青草香,成为了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记忆。十年,不长不短,刚好。 002

补充一张当时的寝室毕业照,从左到右,张敏,现在是外资药企的管理层,嫁给了台湾同胞,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我自己;卞雯菁,现在是外资工业企业的管理层,正在向幸福的彼岸努力划去;徐佳,好久没有联系,应该在美国的某个角落happy吧。你们懂得。[1]并将其诠释为: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2] 2013年,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出版的《向前一步》(Lean In)一书鼓励女性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积极进取,“向前一步”。她倡导成立的LeanIn.Org目前支持世界各地7000多个女性圈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