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四十年 |想学摄影,却被“化学”了(77化学 许人良)

2017-06-12|校友走访

光阴似箭,弹指挥间,距离参加那场终生难忘的高考一晃已经40年了。我也曾假设,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与很多同龄人可能也是下岗的工人或老衰的农民。当然如果再来一个如果,没有文革,那也就不会有恢复高考这一历史的插曲。只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留给当事人的回忆与后人的史料。---许人良


人物:许人良
年龄:63
籍贯:江苏苏州
高考时间:1977年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务: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总经理、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董事长


高考结束两个星期后,许人良收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1978年2月入学后,他第一时间跑去问指导员为什么复旦让他学化学,他得到的答案是:一,你从焦化厂出来;二,你父亲是化学老师,所以你就被化学了!


开篇导语中那首小诗,出自77级复旦学生、现为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总经理、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董事长的许人良。1977年,23岁的许人良在上海焦化厂里做青工,每月工资36元,过着比下乡知青安逸却一样看不见未来的生活。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犹如平地惊雷,但选择报考的依然不多,和许人良同期进车间的三个人只有他报考了。


听到风声我就开始复习了。但是我们的中学时期,天天上的都是工基、农基,文化课基本没上。后来又停课了那么久,相当于一点底子都没有,也没有补习班。当时我对几何的理解就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说完这句,许人良停下来哈哈大笑。所以我只能借了许多文革前的中学课本从头学起。好在我父亲是大学老师,几位表亲也都是大学生。一到星期天,我就拉着他们问问题。就这样复习了几个月,直到12月11号进考场。


许人良边笑边和《侨报》记者说:你别不信,当年的考题,今天的五年级小学生一定全会做。


填志愿时,能拉一手好胡琴、写些杂文、出过几本散文集的许人良却说他从未想过学文。年轻时,他酷爱摄影,每天捧着一架海鸥照相机翻来覆去、爱不释手,拼命钻研如何拍好照、如何冲胶卷,连电路都没学过的他还自己设计了一架放大机。那时候,只要一休息,所想所行就在这个事情上,所以报志愿的时候就想报摄影系。可那时候哪有摄影系?我父亲就说,那你报光学吧,和摄影还有点关系。


然而,高考两个星期后,许博士收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本该欢喜雀跃的心情一扫而过,被挂上了满腹问号。


1978年2月入学后,他第一时间跑去问指导员为什么复旦让他学化学,他得到的答案是:一,你从焦化厂出来;二,你父亲是化学老师,所以你就被化学了!


化学也不是不行,我当时想,能录取就不错了。就这样,一个艺术家不知是否被扼杀,一个化学家却诞生了。大学毕业后,许人良作为世界银行首届奖学金获得者来到美国,到杨振宁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读研究生,直至今天功成名就。


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诗歌)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item/?id=1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