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的卢良明老师
78新闻 宋毅 杨恒生
卢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印尼归国华侨,课里课外的另类:在复旦校园内,他是矗入云间一株细细高高的南洋风情椰子树。虽然他实际上像列宁一样是个小个头,但是在文革后不久的中国僵硬氛围中非常招摇;站在讲台上,他不把自己当做新时代的老师正培育着新时期的顶梁柱,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代课的,不定哪天就走了,所以有什么警句赶紧就说,有什么高谈阔论不说就没机会了,别的他概不负责。他这个外文系公共外语组的老师,如同大户人家雇佣的女佣,被主人偶尔收了房成为小妾,虽为家庭一分子,但荣誉和待遇却处处低了一等的。
他讲课时脸部肌肉仿佛拼装而成,每个块面随着讲课内容和节奏鼓突凹陷此起彼伏,造成丰富的面部表情,常常让人觉着滑稽可笑。他眼神总是捉摸不定,没有多少自信。他最经典的面部特征是鼓起两个肉肉的腮帮子,虽近视但不戴眼镜,非要使劲眯起一双鼓泡的大眼睛,左右逡巡。点名时,他仔细眯眼看花名册,听到学生应答后抬头四处找,眼睛更眯,那简直就是审讯的眼光,怀疑你真是名单上的人。他一手拿书,大声朗读,另一手挥舞着,循着手指看去,优美的兰花指遥指四方。看他随意的表情,搭配着他圆脑袋上几缕卷发,总让人联想到脚下应该是趿拉着一双人字拖鞋,散漫地走在海边的沙滩上。没有师道尊严是往好了说的,抗议校方对他的不公待遇有意在课堂胡来,其情景也不过如此的(啊哈,我可不是说真的校方待他不公)。
他对教科书的选择大为不满,因为大学英语课文竟然有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内容!他帮助学生期中考试的时候,串起关键句子让同学们背下来,有一段经他编写是这样的:当小方冲下雪山,跑过草地进入小茅屋的时候,看见小明正坐在桌边嚼牛皮。他说他已经费尽心机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眉头皱着眼望屋顶表情无奈,好像老红军的事迹让他很为难。
两个课堂小细节。一次,他让学生用不动式造句,就是 I want to ...。几个同学试下来他都不满意,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拿不下来呢!?杨晓明被点名站起来了,他刚才走神了所以一脸茫然、无辜,好像不是回答问题是被揪起来受批评。卢老师气了,I want to ,卢老师重复了一遍,然后故意四处看,等着回答。I want to, 杨晓明跟了一句,以为就是跟着念,然后还是眼巴巴看着讲台。I want to 什么呀,卢老师好像气愤已过,变得无精打采。这时,姚晓东低头侧脸,暗中给杨晓明悄声传过一句英语,I want to die。杨晓明如获至宝,大声学了这句 I want to die!哈哈哈,一片大笑。卢老师这时居然脸有点红,好像犯错的是老师。等大家平息了笑,他一点也不气了,说,句子没错语法没问题,就是意思不太好。杨晓明虎口脱险以后,好像一点没有责怪姚晓东。
祝建华现在的英语应该是响当当的了,给学生上课,自己写学术论文都是英文,可是当年坐在卢老师的课堂上他的英语还很青涩。卢老师让大家用英语讲讲各自的家庭情况。没人主动起来。好像建华是举手起来的。一句,两句,几句,建华在不自信地笑,卢老师鼓励,大家在听。卢老师耐心等着,问到,还有什么?没了,建华想说就这么多了,他大声用英文说道,That’s enough! 卢老师惊讶于建华语句中透着的不客气,知道那不是建华的本意,只好挥手让他坐下了。
卢老师讲课文和语法,充满了坚定的语调和权威的表情,但常常会将课外的内容生硬地引到课上。有一次不知何故引出男性性器官单词,又不便直接用中文表达,于是又咂嘴又歪脖,几乎要用手去指向那个部位,脸憋得尴尬通红,同学暗笑不止。
卢老师讲课,眼睛常常含着泪花,不时擦抹着。不知道是晚上没睡好呢还是心里的委屈很多,还是有眼病。
卢老师的小屋可能是老师中门槛最低之一,随时欢迎同学去找他解惑或聊天。那是一个逼仄简陋的小屋,和学生楼一起稍作分隔,屋内仅一床,一副书桌和凳子,还有一个脸盆架而已。
大四的时候,听说卢老师因为华侨的特殊身份,已经获批出国去南洋了。再后来听同学李晓露透露,卢老师先去了香港招商局做翻译,有过几次碰面。也许是他乡遇故知吧,卢老师拽住晓露的手紧紧不放,热情洋溢让人不知所措。那是他跟我们的最后一次联系了。
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月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诗歌)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item/?id=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