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四十年 |大学时光的快乐音符(77药学 刘雪诗)

2017-06-19|校友走访

大学时光的快乐音符

药学院77    刘雪诗

无疑我们六个女孩是辛运的:在我们该上大学的年龄恢复高考了!在高考停顿11年之久,在千万大军争过独木桥的壮举中,我们考上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中,我们六个住进了同一个宿舍!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大学时光。40年后的今天回忆往事,嘴边仍会时不时漾起笑意…….


先介绍一下我们六个姑娘:上海的两位姑娘赵同学和吕同学,福建姑娘林同学,河南姑娘陈同学,广东姑娘胡同学,还有本姑娘来自江西。我和胡同学被分配在上铺,其他同学是下铺。昨天听广播,节目主持人回忆自己大学生活时,说自己睡觉时从上铺掉下来了,还能继续睡。。。所幸大学四年我和胡同学都没从上铺掉下来过,安也。


在我的记忆中,赵同学是我们寝室的室长,思维活跃,性格活泼,爱笑,知道自己要什么,有空就背单词、学英文,果然她的英文在我们班可能也是数一数二的。吕同学在我们宿舍年龄较小的一个,也特别爱笑,上课的笔记写的特别规整,那时好羡慕哦。林同学在家就是老大,所以特别懂事,也是我们组的组长。在合适的季节从老家回来都会带来龙眼,那时的水果受地域限制,各地的特色水果在外地是很少见到的,这让我们几个女生大快朵颐。陈同学来自河南,是我们班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刚来上海,由于不习惯上海自来水中浓烈的漂白粉气味,加上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化工厂,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种怪气味,因此她用戴口罩的方式保护自己。我曾笑问:“难道你要戴四年的口罩?”。她喜欢豫剧,时不时就来上一段逗大家一乐。至今我仍记得那句“你前腿那个弓,后腿那个蹬……”。胡同学是我们班年纪最小的,很活跃,不论体育项目还是舞蹈都能来两下子。她还是应届毕业生,居然挤进我们的高考大军中跟我们抢机会,还成功了,实力不可小觑。因为年龄小,可能家长不放心,所以他父亲每年都会来看看她,有时也会约着我们一起出去吃顿饭,那个年代能去大饭店吃顿饭,也是蛮奢侈的。最后是本同学,有点小聪明,但不太用功,也缺少刻苦努力的精神,爱看杂书,算是班里文体活动的活跃分子,有幸进入校排球队,虽然多数比赛我都是板凳队员,但毕竟是校队的(嗯,只能小得意一下)。


四年的学习生活虽然紧张,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努力学习、实验,晚上自修回宿舍后还会商讨学习上的问题。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班里也会尽可能的安排各种活动,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相信这些在当时的各大学情形都大同小异,或许已有许多回忆文章,本文不再赘述。


我想借此机会回忆一些我们学校生活中的趣事,带我们回到那年轻的时光,让我们的心再次从年轻开始。


记得胡同学刚来上海时,穿了一件深蓝色的棉祆,据胡同学回忆棉袄可能是妈妈年轻时穿的。也没一个罩衫,可能湛江热,根本不用棉祆。可上海冬天够冷的,赵同学大概是看她"杠哒哒"(上海话:傻乎乎的), 入校笫一个周日(我们是2月入学的),就拉着她去了徐家汇.… 回来后可是让人刮目相看,买了件漂亮的棉袄外罩,这才像十七岁的姑娘了。


不记得是大学几年级,有一天我和胡同学晚自习时突然商量着要去看电影,当时已经7点多钟了,我俩悄悄离开了教室,直奔电影院,可是赶到电影院时,已经没有票了,我俩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于是商量着等退票。当时电影院门口有黄牛,专门卖高价票,我们两个学生肯定不愿意出高价看电影,于是我们跟黄牛讨价还价,很显然黄牛是不会让步的。一招不成,我们就来另一招:就在电影院门口一直等到电影要开场了,黄牛看自己的票再不卖就要废在自己手里了,才肯原价卖给我们,我们拿到票那个高兴呀。看完电影已经很晚了,当时我们学校附近很少居民区,路灯也不是太亮,在回来的路上,时不时就会在哪个墙角或转弯处碰到一对对情侣相拥而立,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把我们俩吓得一惊一乍的。回到学校时,好像大铁门都已经关上了,我们只好翻门而入。不知胡同学什么感觉,对于我一个乖乖女来说,那次的经历让我感到很兴奋、刺激和些许的叛逆。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这种叛逆或许是回归天性,或许是找回自我的开始吧。


陈同学的幽默给我们的生活添彩不少。记得有一次上大课时,另一个班的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说错了,急的陈同学脱口而出“这是哪家的孩子”(用河南方言),邻桌的林同学差点没笑喷了。回到寝室后,学给我们听,全寝室的同学又是一顿大笑。陈同学还有一句经典的河南话“这小风吹得还挺凉的誒”,出自一个小姑娘的口,别提有多滑稽。那个年代,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们,由于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生活都是规规矩矩的,加之学习生活的紧张,这点幽默非常可贵的让我们轻松了一下!


赵同学回忆说,每天最愉快的时间就是每天晚上大家坐在床前泡脚的时间,天南海北的聊,心情特别放松。那时教室晚上10点熄灯,同学们为了各种考试也是压力山大,基本上都是教室熄灯才回宿舍。宿舍是十点半熄灯,所以要在半小时内洗漱完毕,还不想放过跟室友们的互动,有时来不及就得摸黑上床了。聊得不够尽兴时,就各自躺在床上,摸黑继续聊。


说起来我们这几个还算是吃货呢!毕业前我们相约去吃西餐,对我而言,那是我第一次吃西餐。中学时曾经看过很多外国名著,当然对他们的食物好奇呀,甚至感觉吃西餐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有人提议要带饭盒去,万一吃不了可以打包呀。结果西餐并非像中餐一样大盘大盘的菜量,西餐盘子很大,内容很精致,我们非但没有剩下可打包的,大家还觉得吃的还不够尽兴。


那时刚开始有方便面,22分钱一包,其实我一顿一包是不够的,但财力有限,为了能安心吃方便面非要跟同学说一包就够了(因为同学觉得吃一包吃不饱,所以觉得不合适),其实一会就饿了,坚持了没几天还是乖乖的回去食堂吃饭了。吕同学回忆说学校附近的小面馆里的咸菜肉丝面特别好吃,没想到,立刻有好几位同学附和说那家的面的确好吃,我也想起了那家的热干面。林同学爱吃粽子,一到端午节期间她就天天去学校的小卖店买粽子吃,也不去食堂吃饭了。


赵同学和吕同学还分别请我们去她们家玩,两家的家长请我们吃饭,让我们这些在外地读书的游子感受到家的味道。虽然不记得吃了什么,但六个年轻人的餐食一定让两家的家长准备的很辛苦!几十年后的今天她们的家长看到我们的照片时还能说出我们每个人的情况,感觉很温暖!很想说声“谢谢”!


刚入学时,我们开始了军训活动,对于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同学来说,军训只是强度大些,要求严格些。但对于不常参加运动的同学来说,就有些难度了。记得男生列队走时,我们看到一位男生走着走着就成了顺拐时,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可轮到我们女生练习匍匐前进时,我们宿舍两位女生的“爬姿”也算是奇葩两朵了。尤其是其中一位的裤子还开缝了,还好没有露腚,大家赶紧一边帮忙掩饰,一边还是忍俊不住的笑。对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事情:当年军训练习匍匐前进时,因林同学的动作标准,教官请她专门示范“爬”给大家看呢。胡同学军训打靶910环,19环,真是女神射手呀!


去天目山采药,是我们离开常规学习生活,出外放风的好机会,同学们个个都很兴奋。也出了不少花絮。记得有位来自江西的女同学在山路上行走时突然高声喊道“我的孩子掉了!”,开始同学们还一惊!反应过来之后又引来一阵大笑。原来南昌人“鞋子”的发音跟“孩子”是一样的,其实她是鞋子掉了。可见那时普通话还不是那么普及,同学们说话多少还带着乡音。正是这些乡音让我们感到彼此的亲近。


另一件事让当时的我们倍感压力:检查卫生。辅导员老师要求我们夏天蚊帐要靠壁,每天早上起床后还要处理蚊帐,床要铺整齐,大概至少要花去我们可贵的五分钟时间。检查卫生时,任何角落都可能被摸一把。每当我们听到辅导员老师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首先想到的动作就是藏鞋子,归置东西,随时准备接受检查。不得不说,四年下来还是帮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成长过程中,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谈恋爱。我们六个女生可能都能讲出几个小段子来。只是有人选择不说,藏在心中;有人不知所措,把小纸条拿来请教室友,室友们则发挥各自有限的想象力提供解决方案;也有人接受了对方的诚意,因而成就了一段美好婚姻!我们非常高兴和由衷的祝福那些美满的婚姻!但借这次回忆往事的机会,我们也想说那些年因为我们年轻,因为我们不知所措,因为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可能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拒绝对方,因此我们或许错过一个成就美好姻缘的机会,或许无意之中伤害到了对方。对此我们想说:抱歉!我们都需要成长。


相对一生而言,四年的时光很短,但这四年凝聚了我们的成长、友爱、互助,充实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从这里开始我们从青涩、单纯、蒙昧、阅历浅显逐渐成长为成熟、自信、知性、洒脱、从容、内心的强大。这四年的时光在我们的人生中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我们会珍藏于心。我们始终记得老师的教导:上大学不仅是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我们还会像年轻时一样善良、友善、探索、不断完善自己,跟着时代一起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