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
77数学曹沅
时下流行用数字说话,今天有点心血来潮,也来时髦一把。
到了1977年10月,我已在奉贤县齐贤公社插队了3个多月了,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无助,迷茫彷徨的时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乏味生活,让人的精神都要崩溃了。
10月21日,报上登了可以考大学的消息,报道称“今年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1]”但还有一条是“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两届高中毕业生。[1]”
我们是1966年进小学,1977年中学毕业的,典型的文革一代学生,基本上就没正经读过书,能竞争过“老三届”吗?然而强烈的要逃离农村的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拼一下,于是马上找出带到农村的书籍看起来。可是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书对高考作用不大,最多起个增加知识面的效果,要认真备考还是需要专门的复习资料和大段的复习时间才行。
那时的人胆子很小,也不敢去请假,生怕一个“要抓革命促生产”把你给噎回来,况且我当时的户口在农村,将来考试也在当地,万一不许我报名怎么办?在极度的焦虑和徘徊的几天后,突然看到阿姨和姐姐来了,她们已与当地领导交涉过了,来带我回上海复习考大学。我很惊喜且有点好奇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只见阿姨手里拿着一张盖了红图章的“通知”,说“这是四新中学的通知,让你回去复习考大学,是伊妹妹送来的。”姐姐在旁补充道:“是侬同学陈伊湄送来格。”原来阿姨是一直将“湄”误为“妹”了,所以有时也称陈伊妹妹的。听到这些我真的非常感动,陈同学的当时处境并不比我好,同样身陷在所谓的“广阔天地”里艰难挣扎,在这种情形下还能为同学送这样的通知,足见她的人品和为人。
回到家里以后,立刻投入到近乎疯狂的复习之中,只要是号称与高考有关的东西统统收集起来,没日没夜地看书做题,到处参加复习讲座,每天按考试时间做模拟试卷,做完订正,全部试卷做完了就再重复做,重复订正,也不管有没有用,就是病急乱投医了。
我们的考场设在齐贤公社的齐贤中学内,报名时又出了状况。奉贤县的中学生毕业时发的是“高中毕业证书”,而我们市区同学发的是“中学毕业证书”,当地招生办以此为由拒绝我们报名,声称要拿出高中毕业证书来才能报名。同去报名的一批同学气坏了,有几位市二中学的同学更提出要和当地的学生来比一比。大家一起闹到南桥的县招生办,很快有了结论:可以报名,而且明确了我们76届就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幸好奉贤离市区只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在那几十天里我就是常常拎着一个大旅行袋来回奔走,袋内装的都是复习资料和一些干粮,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压缩到了最低的限度内。说起来惭愧,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雄心壮志,也不是什么站出来接受祖国的挑选;其实很简单、心酸和伤感,或者还有点庸俗:就是想回家,想回上海和家里亲人在一起是我拼命奋斗的唯一源泉。
可能是那张通知的作用以及我平时的劳动表现还过得去,当地人对我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好的,见面时会说:“小曹,阿是要去考大学了是伐?”或者议论:“格个囡看上去读书谢好格拉。”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2月10日,距离10月21日正好50天。12月11日,我与全国570万考生一样,坐进了中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希望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两天的高考结束了,我心力交瘁,浑身都软了,生了一场病,正是在病中突然意识到1977年12月11日竟是我19岁的生日!也许是太投入了,当时竟然完全忘记了,这恐怕对于有人夸我记性不错也是一个讽刺。另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19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轮回,因为,每过19年的生日的阳历与阴历与原出生日是相同的。每念及此,我不禁深深地敬畏上苍在冥冥之中的力量,也许这就是——命运。
整整38年过去了,又经过了两个“轮回”,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我已五十有七,站在“老年人”的门槛前平静地回首这段经历,那场高考也正好站在我已走过的人生时间段的三分之一处,默默地看着我,仿佛要对我诉说那些我从未遗忘的故事……
曹沅 写于 2015年12月11日
参考文献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29/12/4836034_73373369.shtml
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月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诗歌)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item/?id=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