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1967届同学毕业50周年,又值上医建校90周年大庆,当年我班的老班长张木泉在去年5月通过微信发起老同学在毕业50周年时聚会母校,并相约何基德、卢华婷、卢炳康、邱隆翔、黄燮南等同学组成筹备小组。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划和准备,决定于今年3月24-26日聚会上海,第一天在母校,第二、三天游览太仓。50年间,同学中有人英年早逝,有人长期失联,全班57位同学到了28人(连同家属参加活动共32 人)。非常有幸,当年我班的政治辅导员姚泰老师也应邀参加聚会。上医校友会知道我们将回母校聚会后,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帮助我们安排了举行茶话会的场地,使我们这次活动能很顺利地举行。
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除少数现在生活在上海外,多数是从福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回到上海,还有两位专程从美国赶来。24日上午,同学们陆续来到母校。多数同学毕业后50年从未相见,这次久别重逢,感到格外亲切。许多同学已相互不能立即认出,互通名姓后,都欢呼雀跃,形同孩提,并立即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情景和有趣的故事。大家看到姚老师到场,非常高兴。姚老师依然能清晰地记得不少同学的名字、特长,能说出谁的字写得好,谁的歌唱得好,谁会唱沪剧,甚至记得有的同学当年的雅号。他看到姚国川已经头发稀少,就说:“姓姚的人好像都要掉头发。”幽默的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西园餐厅聚餐后,同学们移步到治道楼八角厅,在老班长张木泉主持下,举行了茶话会。同学们畅叙离别后五十载的经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一届同学到1968年9月才离校,全部分配到四川和贵州“三线”基层工作。五十年间皆经沧桑,各人的经历虽然不同,但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初到基层时, 大家都是用最简陋的设备,尽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的成绩,博得当地群众的赞许。郑文安同学讲述了他在基层工作时用土法制氧,抢救病孩的故事。他和同班的孙大卫、陆兆年一起被派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永盛区卫生所工作,当时很多小孩患急性肺炎,来势凶猛,有的病孩到卫生所时已经呼吸衰竭,出现明显的紫绀,虽然用了青霉素,但患儿仍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死亡。山区没有氧气供应,郑文安等就想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土法制氧。他们把一勺高锰酸钾放入一个空瓶,另将一瓶过氧化氢滴入,产生的气体可使刚吹熄的火柴头复燃,说明确实是氧气。他们就用自制的氧气通过水瓶,让病孩吸入,同时给予抗生素,果然使病孩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种治疗并不规范,但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农村取得了效果,挽救了病孩,他们心里感到很甜美。“文革”后,郑文安和陆兆年都通过考试,回到母校做了研究生。
改革开放后,很多同学陆续调回城市工作,有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几十年中,大家仍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医术,为病人服务。傅国骏谈了他第一次独立治疗一位严重脑外伤病人的故事。他在八十年代初从四川调到江苏太仓县工作。医院派他到上海进修神经外科。一年后回到县医院,成为医院中唯一的神经外科医生。他独立主持抢救的第一例脑外伤病例的情景让他一生不能忘怀。那是一位女工,被吊车的铁构撞击,造成头颅和双侧下肢复合伤,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右侧瞳孔散大。他立刻做了开颅探查、减压和清除血肿。手术后,亲自在病房守候了三天三夜,直到病人恢复意识。
还有几位同学后来担任了管理工作,并且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老班长张木泉毕业后最初在贵州安顺的平埧县医院工作, 1972 年调回家乡福建省龙岩县,先后在公社卫生院,城关卫生院和工厂医疗室工作,后来调入县人民医院, 做过内科,外科和五官科医生, 1981 年,他被任命为县医院副院长,两年后任医院院长。那时医院的各种条件都很差, 只有 250 张病床,近 400 名员工, 临床科室不全, 检验科只有一般的设备,放射科仅有两台 X 光机和一台 A 型超声。病房和门诊楼都是 50 年代建的土木结构房屋,病房已经破烂不堪。 上任后,他立即着手盖新的病房大楼,但是上级拨款有限,资金缺口很大。新的大楼设计七层,但盖至三层后上级拨款已全部用完,他就东奔西走, 向各乡镇和厂矿企业求助。在各方的支持下, 他终于克服各种困难,把医院大楼建了起来,接着又盖了门诊楼。 在抓基建的同时,他又狠抓人才建设,健全科室,和设备更新。在担任院长的 13 年中,他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奋斗,齐心协力,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断得到提升,医院连年被评为地市文明单位,并连续五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现在的龙岩人民医院(县市级)已经是三级乙等医院。 在担任院长的最后一年,他又通过集资建造了医院的职工宿舍,解决了许多职工的住房问题。他说:“能为自己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出力, 做出一点成绩,我感到很自豪。”
黄燮南同学谈了他在最近十多年中创办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的体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贵州关岭县永宁区卫生院工作,十年后考取遵义医学院的研究生,师从药理学家张毅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5 年,他被推选为遵义医学院副院长, 1998 年被提拔为院长。 2001 年,他获知广东珠海市决定建立大学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引进高等院校,另一方面,贵州省委提出了“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发展思路,于是他就萌发了利用珠海的资源创办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的设想,并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讨论。经过职代会论证,学校最后做出决定,并得到上级批准。 2002 年初,他代表遵义医学院和珠海市正式签约,随后立即开始施工,仅用 7 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 5 万平方米的教学和行政用方,并招进了第一届学生,正式开学。他深有感叹地说,“这是我人生中最受挑战的七个月。”创办珠海校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除了因筹措资金和克服技术难题带来的心理煎熬外,还有来自舆论的压力,因为当时对这个项目表示支持和反对的两种观点争论相当激烈,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对项目执行人黄燮南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然而,他和校区的师生们没有动摇,而是满怀信心,坚持创业,踏实苦干,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05 年,黄燮南从院长岗位退下,贵州省委领导和他谈话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们的珠海校区是成功的” ,他释怀了。十五年过去了,珠海校区已经招收了 15 届(将近 17000 名)学生,绝大部分为统招生(主要是贵州生源),已有 11 届(临床医学 10 届)本科生共 10414 人毕业,还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这些成绩使黄燮南感到无比的欣慰。
上面只是介绍了茶话会上几位同学的讲话。其他与会者也都发了言。因为发言踊跃,主持人不得将每人发言的时间限制到三分钟。茶话会上气氛非常活跃。陆兆年在做了简短的发言后,即兴用浑厚的男中音唱了一首外国民歌。大家不由得回想起他学生时代常喜欢唱的俄罗斯歌曲《跳蚤之歌》。印家麟回忆起三年级时全班同学排练并演出大合唱《祖国颂》,是由姚老师指挥的。随即他就演唱了这首歌曲。姚老师也即兴用俄语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茶话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大家的共同体会是,虽然各人经历不同,但大家都因自己是“上医人”而自豪,以“上医人”的传统作风自律,遵循“正谊明道”的校训,谱写自己的人生。茶话会进行了将近四小时,但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
第二天,受在太仓人民医院工作的同学傅国骏、邱隆翔夫妇邀请,大家来到太仓,姚老师和生理系的陆利民老师、目前正在太仓工作的萧永福、汪亦欣校友(他们都是姚老师的学生)也一起参加我们的活动。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了太仓的市政建筑和名人馆,游览了弇山园, 晚上在傅国骏、邱隆翔家联欢。 在老班长的预先组织下,同学们给了姚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傅国骏在 75 吋电视机屏幕上放出了“祝姚老师永远年轻 上医 67 届 5 班同学贺” 的祝辞, 邱隆翔和汪亦欣向姚老师送上鲜花,代表大家预祝他八十岁快乐。姚老师发表了致谢词,并祝大家健康、幸福。 掌声响起,蛋糕、鲜花、歌声,气氛异常热烈。 师生深情,其乐融融。 卢炳康同学当即写了一首诗: 毕业离散五十载,半个世纪弹指间。往昔同学恰少壮,如今已过古稀年。唏嘘嗟叹话往事,更喜姚师身体健。翘首再聚倒计时,旧情非梦在眼前。
欢快的聚会终于要结束了。老班长张木泉亲切地和大家说:同学们情真意切,从各地来到母校相聚。现在又要离别了。我们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同学的友情是纯洁的、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相见时难别也难,再度相聚难上难。但愿人长久,平安度晚年。祝愿我们的母校在今后的十年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迎接建校百年华诞。
(郑文安执笔 张木泉、 傅国骏、黄燮南补充,姚泰老师协助整理完成)
来源:上医校友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