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四十年|迟到的入学通知书(77新闻 罗际明)

2017-07-03|校友走访
迟到的入学通知书—献给1977年高考

77新闻 罗际明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正在昆明军区陆军三十二师服役。“现役军人可以参加高考”的政策规定,让我有幸乘上了恢复高考的首班车。


我们这届大学生是在特殊时期招生的,当年冬季考试,开学时间是1978年春季(3月1日),录取通知则在开学前一个月陆续下发。等待录取通知,对渴望读书的每个考生都说,都是不小的精神折磨。我也是一样,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那一纸“命运之书”的到来。


大约是1978年2月上旬,军区干部部通知,我已经被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学校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很快就会寄到师里,现在可以做入学准备。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非常激动和兴奋。我心想,上大学没有更多准备的,用几个小时把日常生活用品打成行李就可以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多为部队做一些工作,以感谢部队对自己的培养,感谢战友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这段时间,我带着感恩的心情卖力地干活,同时也逐步移交工作和自己保管使用的军队物资。


进入2月中旬,当地一些考生陆陆续续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下旬,我的通知书还没有到,我心里直打鼓:不会中途出情况,不让我上学了吧?我请师干部科的同志问问上面,答复是没有变化。眼看快到月末了,我的通知书仍然没有到。28日,即2月份的最后一天,我沉不住气了,请假跑到街上邮电局,请业务员帮我查一查,是不是有一封上海复旦大学寄到部队的信函。业务员看我很着急,认真查询了一番,遗憾地告诉我,没有发现这样的邮件。


我心灰意冷地回到营房,迎面碰到政治部一位干部,他高兴地说:快到部里去拿啊,你的通知书寄到了。我一溜小跑赶到政治部办公室,如获至宝般地拿到了复旦大学寄给我的信函。


信封的边角已经磨烂,一副长途跋涉、伤痕累累的模样。拆开信封,里面有一张《复旦大学入学通知书》和一张《复旦大学学生入学注意事项》。通知书上写着:“陆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转罗际明同志:经批准你入我校新闻系新闻学专业学习。请于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二月二十八日凭本通知到校报到。”落款是“复旦大学革命委员会“,签发时间是”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我所在部队驻地是云南省临沧县(现为临沧市),上海到本地的普通信件一般要七天左右,如果遇到雨季、公路塌方中断,则要十天以上。恢复高考后第一次招生,全国邮局和交通部门都为考生大开绿灯,邮寄录取通知书比一般的信件要快。可是我的通知书为什么晚到呢?一看信封我 就明白了,原来学校寄出通知书时,没有在信封上写明投寄地址“云南省临沧县”,而仅仅写了部队的番号。信件到了昆明邮电局后,工作人员不知道三十二师的准确地址,所以在信封上标注了“试下关”的字样,而下关属大理地区,是三十一师所在地。寄给我的通知书就这样先到了下关三十一师,绕了一个圈才转寄到了临沧。


谢天谢地!不管怎样,总算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第二天就踏上了难得的求学之路。从临沧乘上长途客车,经过2天到达楚雄地区的一个叫广通的中转站,然后肩背手提三件行李,像急行军一般步行到两三公里外的火车站,乘上了去昆明的火车,又从昆明乘火车三天三夜到达上海。整个行程,马不停蹄,足足用了6天时间。


3月7日,我带着一身疲惫到达复旦大学报到。新闻系这届新生共59人,按报到时间顺序排学号,给我的学号是最后一名:7713059。系里的老师问我,开学一个星期了,你怎么才来呀?我讲了迟到的原委,大家感动地说,守卫边疆的解放军,上大学真不容易啊!


迟到的入学通知书—献给1977年高考

迟到的入学通知书—献给1977年高考


迟到的入学通知书—献给1977年高考


迟到的入学通知书—献给1977年高考


(图为复旦大学发给我的《入学通知书》和《入学注意事项》)
——————————————————————————————————————
【链接】历史背景

1977年,正是中国大变革前夜的胶着时期。三落三起的邓小平自愿抓科技教育,首先从恢复高考这个不起眼的前哨战,打开了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此之前,1977年6月29日~7月5日在山西晋祠召开的第一次招生工作会上,心有余悸的教育界仍沿用文革中“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 1977年8月8日,北京饭店,有关方面召集的33位专家和有关领导的座谈会上,邓小平一锤定音,决定当年即恢复高考。随后又亲自在1977年招生方案中删除了政审中唯成份论的“出身”条款,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为:“第一是看本人表现,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恢复高考;10月21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10月21日,新华社等各新闻媒体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12月,570万考生从四面八方涌向各个考场,开始了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十年一届的高考。而被录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29:1,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 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诗歌)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item/?id=1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