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新闻 贺越明
对欧阳老师的课,数学系的学生有口皆碑,而且成了他们的一个美好记忆。“文革”后首届考入该系的李源潮,曾在复旦校友网访谈时忆及大学生活:“我最喜欢两门课。一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是最有用的学问。所有你能够感觉到的问题,用数学分析一分析,很多事情难的就变成容易的了。二是概率论。概率论是最奇妙的学问。”他特别提到:“欧阳老师敎课敎得最好,同学们第一爱听。他讲课清晰,吸引人,让你觉得不仅是进入了一个科学殿堂,也是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他把数学的美全部讲出来了。他的课,那不叫讲课,是讲课艺术。”这个描述准确又传神,可以说是表达了同学们的共同感受。
那次采访,我怕提不出像样的问题,不便马上直接访问欧阳光中,而是先到数学系试点班找学生了解情况。这个班在苏步靑校长关心下,于1979年下半年开设,班上有李骏、顾鸣皋、徐幼于等全国数学竞赛的优胜者,人称“尖子班”。去到宿舍表明来意,立即获得良好的响应:“欧阳老师上课上得这么好,是应该宣传宣传。”随后,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讲了好几个事例,有的非常具体生动。比如,欧阳老师上课讲到“广义重积分”这个定理,不像通常那样进行条分缕析的论证,而是设计一个相当直观的例子,再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自由思考。上课前,他们预习过这部分内容,概念已经明确,但对前后左右的相关性不曾想过,而这些问题像一块块磁铁,从不同侧面开启了大家的思维之门……采访结束时还有个小揷曲:当我听说试点班只有一名女生时,随口问了一句:“那班里怎么开舞会?”一位学生说:“喏,开舞会时,仅有的女同学和一个个请她的男同学轮流跳得筋疲力尽,其他男同学只好抱着凳子转圈圈。”这个回答,令人忍俊不禁。
我从学生那里获得丰富的素材后,与欧阳老师约定时间作了一次访谈,经过很顺利。记得他有一段话:“美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哈尔姆斯说过,最好的敎学方法不光是讲明事实,而且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去做。我很欣赏这句话。这个‘做’,当然不仅仅是指做习题,而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敎师在按质按量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不仅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后来,这篇报道以《在第一台阶上精雕基石》为题,结尾写道:“如果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群峰下的台阶,那么,数学分析便是第一台阶,而数学中的微积分、级数等理论,则是这层台级的一块块基石。欧阳光中,这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中年敎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正是在第一台阶上精雕基石的人。”文章发表时,配有欧阳老师备课的照片,还刋出了校报编辑写的短评,倡议全校“重视敎学方法”。
自那次访谈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欧阳光中,但因为“欧阳”是个复姓,比较特别,所以一直存留在记忆中。
六年前我到澳门不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校友周平先生。他是60年代初数学系的高材生,毕业后被选送参与国家尖端科技项目的硏究。有一次交谈,他提及数学系几位名师,说他入学时欧阳光中还很年轻,但却以助敎之职上大课了。“你不知道吗?他现在到澳门工作了。”原来,欧阳老师从复旦大学退休后,获此地新成立的一所大学聘请前来执敎。
这一讯息,眞让人有“天下眞小”之慨!但想想也不奇怪,像欧阳光中这样经验丰富、讲课出色的退休敎授,能被延请到澳门的高校任敎,恰好从一个小侧面反映了本地文敎事业这些年来急速发展,成为不少专业人士的汇聚用武之地。自然,这也是得以聆听欧阳老师讲课的众多学子的福分。
从前年起,我也被同一所大学聘为客席。因兼职授课,时间不是早上就是晩间,来去匆匆,从未有过与欧阳老师偶遇的机会。澳门不大,校园更不大,但就是吝缘一面。这正应了“诗圣”杜甫充满哲理的佳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其实,生活中像这样“不相见”的憾事,眞不知凡几!能否“有缘千里来相会”,取决于各自出现在同一个时空的几率。
常言道:三十年为一代。我与欧阳老师那仅有的一面,距今已逾一代之隔。如若有一天在哪个场合彼此相见,肯定都会感慨,他固然已是皤然老者,而我也从当年的大三学生,骎骎乎步入中年了。
(原载2011年1月29日《澳门日报》,收入作者随笔集《海角片羽》)恢复高考四十年复旦校友征稿
尊敬的复旦77/78级校友: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9月28日我们将在美丽的复旦园欢迎您重归母校。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我们现在诚邀您参与我们的“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征文活动。您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也可以自拟主题,所有来稿我们会发布在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来稿”栏目。
投稿邮箱:fdxyh@fudan.edu.cn
1,您可以从如下主题中选择您感兴趣的(可多选)或者自拟主题:
1977年的复旦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英语系/中文系/生物系/医学院/计算机/经济系/外文系/微电子/药学院/新闻系/哲学系/管理系/核科学系…..都在学些啥?
为什么复旦人喜欢去黄山浪?
高考改变命运
在复旦最难忘的几件事
复旦对我的一生影响
这四十年,我都干了些啥
中国腾飞的见证者
我在国外这些年
我不能忘记的老师/同学
我在篮球队/排球队的那些日子
…….
2,您也可以把自己原来创作过的/老师同学创作的和复旦有关的回忆文章(诗歌)发送给我们。
3,所有投稿者将获赠复旦精美校园礼包一份。
恢复高考四十年校友来稿汇总:
http://www.fudan.org.cn/site/fddxxyw/xyh/item/?id=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