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 追记我们67届物理二系毕业50年返校(67届物理二系 张国夫)

2018-05-28|校友走访

追记我们67届物理二系毕业50年返校

/张国夫


前排从左到右9人:吴亮鹤,毛文忠 ,王听申,曹凯临,石蓓蓓,郑企克(老师,86岁),叶金妹,罗志云,张小凌;中间排从左到右9人:李峻标,黄文龙,张国夫(笔者),袁是高,谈明光,胡兆基,江葆秋,陈慕祖,沈志宏;后排从左到右10人:凌启渝,张培荣,顾继青,朱祖良(全国政协常委,杰出校友),倪维华,乔考德,吴一昌,胡济民,郑成法(老师,84岁),陈凯先(院士,上海科协主席,杰出校友)


上午8:30我急匆匆赶到邯郸路,我想我一定要早一点到,不能让老同学在大门口着急找我。才八点半校门口已经熙熙攘攘一堆一族的校友,我搜索记忆中同学形象,看到拿着长柄雨伞当拐棍的黄文龙,我飞快跑步到他面前叫黄文龙,他张着嘴惊讶的问"你是谁呀?"。刚刚站定一辆白色SUV轿车停在我俩的面前,王听申打开车门紧紧握住我的手。我说你从南通几点出来的?他说早上六点离家的。我们还在说话一辆黑色小车离我们不到2米停下了,满头白发朱祖良开门下来了。他穿着白色短袖衬衣,满面笑容。我说你从绵阳飞来,太辛苦啊。他哈哈大笑说,对不起我下午要赶去北京开会,所以早点来。吴一昌曹凯临笑嘻嘻地走来了,紧随其后胡济民绅士派头十足来了,他拉着朱祖良的衬衣调侃说大干部都穿短袖子,这么好的身体。我看到高大的来自无锡的吴亮鹤快速向我们走来,我走上前握着他的手,致敬意。

背着女色小包的罗志云从复旦大门里面走过来了,我好奇问,你怎么从学校里走出来?她说我和倪维华乔考德8:20就到了,看不到你,我们就进校门,现坐在陈望道校长铜像下。又一辆小车停了下来,毛文忠拄拐杖从里面艰难的走了下来。他一个多月前中风半瘫。今天看到他迟缓的脚步心里很难受,我想起五十四年前他到空四军下连队穿军装的样子,多么飒爽英姿。

又来了一辆小车,86岁高龄的郑企克老师笑盈盈的走下来,84岁郑成法老师紧随其后笑容可掬下车来了。我正在纳闷陈凯先怎么还没有到?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我们面前,陈凯先满脸倦容走来。我明显感到他有点累,他谦恭的对郑老师说,郑老师你们到的好早呀。我说你半夜刚到上海,下午又要去北京开会,太辛苦了。朱祖良对陈凯先真诚的说,年纪不小啦,不能这样不要命了。

消瘦的凌启渝走来了,他刚刚从北京出差回到上海。白白净净的张培荣高高兴兴的给我打招乎,他头发乌黑在我们一群白发老头老太里特别亮眼。突然看到一个白发老头不顾马路上车辆的川流不息竟然横穿邯郸路。原来是从苏州赶来的胡兆基,为了快一点到达校门口集合,他竟然翻越马路中间一人高的隔离栏。我说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他憨厚地笑了。拄拐杖的陈慕祖一脸微笑的走来了,谈明光一步一拐的来了,张培茵来了然后悄悄的对我说,我今天拉肚子不能吃东西,怕出洋相中午聚餐不能参加了。石蓓蓓来了,我说班级微信群里怎么看不到你?她一脸认真的说我每天都看班级微信群。我对最后到场的袁是高开玩笑,你是最后一个要罚款,他说罚多少钱?我一看手表9:23,离通知的集合时间9:30还有7分钟。9:30大巴车准时到达复旦门口,朱祖良,王听申不坐自己专车硬要和我们一起挤大巴。大巴里欢声笑语,四辆小车紧随大巴一起驶向江湾校区。

在大巴上我看到了顾继青,李浚标,江葆秋,叶金妹,张小凌及沈志宏,沈永林。沈志宏除了头发稀疏有点花白外,他依然显得年轻,活泼,可爱。沈永林坐在大巴的后部他默默的为这次返校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在上海的老同学100%出席参加活动就是沈永林工作的结果。上午1150分我们离开江湾校区沈永林还是坐在车后部,他用手机接听着电话,正在与广州的顾慎虑讲述着我们上午的实情趣事。

------------------------------------------------------------------------------


征 稿 启 事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在四十年的波澜壮阔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看电视、第一次打电话、第一次用手机、第一次上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国家和我们一起,共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在这个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里,复旦人不但是见证者,还是引领潮流的重要参与者。

“相辉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2018复旦大学校友返校活动”举行之际,诚邀毕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校友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一张照片 • 一个故事” 征文活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每个十年都是日新月异的十年,我们期待以大家的经历,串起时代的故事。

征稿要求
1.每篇征文需围绕一张照片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

2.鼓励从熟悉的角度(地域、职业、兴趣等)切入,故事可包括但不限于对重要历史时刻的侧记、对重要人生经历的回忆、对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的描述等等。

3.需言之有物,务求真情实感,篇幅不限。

呈现方式
1. 复旦大学校友网校友投稿栏目发表

2. 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择优推送

3.《复旦人》杂志“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刊择优刊登

4. 所有稿件汇编结集,交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永久保存

投稿邮箱
fdxyh@fudan.edu.cn,投稿邮件需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标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