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庆复旦大学107周年生日 新疆校友会举办庆祝活动

2012-04-27|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为喜庆母校建校107周年生日,复旦大学新疆校友会举办庆祝活动。受校友易国才邀请于4月22日部分校友赴易国才工作地距乌鲁木齐市郊外五家渠市聚会。同时,欢迎易国才找到了组织并加入新疆复旦大学校友会组织的踏青座谈会。会上,校友会秘书长赵良全代表校友会赠复旦大学校徽,母校纪念品,《复旦人》杂志、《复旦大学新疆校友会通讯录》,并与与会校友一起观赏贵市举办的大型郁金香花展,享受放松的生活时光,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友谊,情系复旦感恩母校。前来的校友有赵良全,杨春天,韩强,金玉萍,吴荣,唐志勇,易国才,李海燕及其亲朋数十人参加活动。校友会组织奔向郊外的活动这还是第一次,上午十点左右,校友们自乌鲁木齐出发,驱车一个小时左右,抵达位于乌鲁木齐北郊的五家渠市内。蜗居了一冬天的校友们,一路上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大家心情格外放松,一边聊天一边使劲地呼吸着郊外的新鲜空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这次校友活动主题源于庆祝母校107年生日,借此之际,迎接刚刚找到了组织的校友易国才,对于未见过面的新校友,大家充满了期待。为事前了解新校友,校友会秘书长赵良全特意吩咐我将易国才校友找组织的信件及他个人的简历打印出来,分发给老校友们。易国才就职于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作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访学,跟随陈尚君教授研习古代文学。在复旦的一年,他收获很大,也觉得非常荣幸。他是在复旦大学网看到了《援疆复旦校友“找到了组织”》一文,因此找到了组织。80后的易国才,湖北黄冈人,大学毕业后与其夫人响应支援西部的号召,奔赴新疆,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十分出色的研究人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易国才的成长经历来看,复旦人,各个都很棒,很出色,值得母校骄傲。当易国才找到了组织后,就热情邀请校友们前往他工作生活的地方,五家渠,一个被称为乌鲁木齐的小江南的水乡之城游玩做客。由此,为校友会出游打开了第一次方便之门。此次活动惊喜不断。吴荣,是来自于新疆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女教师。她也是第一次参加校友活动,2004年就读复旦物理系博士,2007年度毕业后一直在新大组织教学,一个看上很有些江南秀女的年轻女教师。当吴荣听到复旦校友会有活动,便在百忙之中抽身赶来,只参加了一上午的活动,下午还必须赶回学习教课,这种真情与热情真的是只有对复旦具有情结的人才会有的。来参加活动,我们的校友组织更加壮大了充满了快乐,友谊和力量。我们跟吴荣相处的时间很短,但大家初次谋面竟没有一丝的生疏感,感谢她的到来,感谢她的复旦情。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校友杨春平,他是来自上海宝钢的技术总工程师,走进新疆是源自宝钢与八钢强强联手,他作为工作人员,三年前被派往新疆八一钢铁工作的复旦人。作为复旦管院EMBA的2004年第二期的一名学子,他说在复旦学习,打开了另一个视野,看问题更加多元,丰富而稳健,帮助极大,感谢复旦的培养与教诲。他是在2011年复旦管院西部论坛会上与新疆校友走到了一起。按照他的话说,是因为八钢,因为复旦与大家走到了一起,找到了组织,格外的兴奋,开心。他表示为增进友谊,服务新疆,一定多多参加校友活动。在新疆,来自复旦的校友们,年龄不同,学业不同,不论什么身份,在大家身上都有一个鲜活名字,就是复旦人,大家也都因为复旦而感到骄傲,每个人都会很珍惜那段难忘的复旦时光。中午就餐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的高兴,正如金玉萍博士说的那样,见到学长,很激动很高兴。复旦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人生影响特别的大,因此,在目前的研究、教学和总发扬复旦精神,把工作做好。相信,金博士说出来的话,正是每一个在新疆工作生活着的复旦人的心声。交流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都觉得在复旦学习氛围浓厚,复旦人独立,低调,不张扬,务实精神都将会影响每一个复旦人一生的岁月,值得骄傲。最为有趣的是,易国才带着他一个5、6岁大的小男孩,活泼可爱,他夫人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成为复旦人,在座的校友们一起欢迎并接纳了未来的小复旦人。校友们相见,其乐融融,真的是亲如一家。举杯畅饮,开怀大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五家渠的农家菜肴,乐在其中。为做好此次活动,校友会秘书长赵良全浸入了太多的心血,电话联系,安排车辆等等。事前,其实还有好多校友原都答应邀前来参加,后因有工作身不由己,但都没有忘记表示对大家的问候,对母校的祝福。在此次活动中,大家也积极建议,建立复旦新疆校友会QQ群,建立校友会官方微博,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与母校,与校友们的联络,为校友相互之间的联络、交流、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努力。(复旦大学新疆校友会李海燕供稿 易国才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