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上医临床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宋结平:正念生活,悦纳自我
每一位曾在复旦求学的学子身上,都闪耀着复旦人的精神。宋结平学长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毕业,毕业后进入上海市东方医院核医学科。宋学长因为家庭原因,在2019年回到了南京,成为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的一名主治医师,现阶段学长也正攻读南京医科大学核医学科的博士学位。漫漫长路,宋学长在钻研核医学科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克服了迷茫与挑战,永远学习和奋斗着,成为一名闪耀的复旦人。
专注当下,正念生活
从学生时代跨出校门步入工作,人的社会角色必然发生一些变化。学长在毕业后一两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在学生时代,一定时间段的规划是外界帮我们制定好的,可是进入工作岗位,时间限制很大程度的隐形化,相对充足的时间精力会带来面对下一步选择的犹豫不决与胆怯。迷茫的日子里,学长会思考做这些事情能不能做成功,但没有人能给学长一个准确的答案。之后,学长参加了一个心理辅导班,通过寻求外界的帮助和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学长成功走出迷茫期。
从上海回到南京的过渡时段,不管从主观的心理压力,还是客观上事情的复杂程度,如何很好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让学长有些许焦虑。但学长通过慢慢努力,成功让新环境从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未知转变到存在着可爱新伙伴们的地方。
学长强调“世界上存在客观上解决不了的事情,但是主观上没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而且人在不断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暂时想不通的事情,没有关系,反正慢慢做,然后做好就好了。”就像董卿曾说过的,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宋学长认为认真做好该做的工作,努力尝试该学的东西,都会有收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核医学科大有可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协和医院把核技术引入国内,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科室,核医学的根基较浅,在国内,不管是从范围,从排布的医院,还是基础设施的配置,设备和人员的完整度,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正努力迈向成熟的阶段。从世界眼光看,中国的核医学一直在不断地向前追赶,但是相比欧美,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只要涉及用到核素技术的医学诊断与治疗,基本上都在核医学科管辖范围内,但是中国对核素的管理非常严格,核素供不应求的问题也非常大。
现阶段国内核医学主要与其他治疗手段实施合作治疗,学长说“举个例子,比如前列腺癌的中晚期,前列腺癌趋势抵抗型,常规药物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手段,如果是多发的骨转移,常规药物治疗是很难的,而且血液毒副作用都很难,但如果联合核素合作控制,效果很好,如果再有一些新的发展,联合一些别的药物,可能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已经在慢慢跟国际接轨,包括一些临床实验都在做。”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学长认为中国核医学虽然现阶段有一些不足,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中国核医学的暂时不足,实际上意味着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学长强调如果仔细去耕耘暂时的不足,慢慢地发展,对国内来说,可能是一个优良的发展增长点。
圆梦复旦,影响深刻
复旦留给学长的整体感受是复旦师生都灵动聪慧,学子都浸润在博学笃志与切问近思的校园氛围里。学长的大师兄令学长印象深刻,学长描述大师兄是一个把对心理学的兴趣慢慢变成技能的神奇人物,现在也成为复旦本科生心理辅导的一位老师,帮助本科生疏导心理压力。复旦校园里,学长身边不仅有神奇的小伙伴,更有令学长受益终身的老师们。“赵老师的学术思维超级神,只要我一提什么问题,他立马就能非常准确的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学长在复旦校园里不断成长,在神奇的伙伴们和传奇的老师们的陪伴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怀复旦后浪的寄语
“像搭房子,今天搬砖头,明天搬水泥,后天又搬钢筋,需要前期累积足够的数量,才能在后面盖房子的时候,避免出现砖头不够的窘境”宋学长采用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专业基础课时,一定要打下牢固的基础,如果一开始零碎的知识掌握的不够充足牢固,后面很难建立知识点的联系。
学长也强调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身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能给自己带来正向的影响。学长也建议要勇敢尝试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且坚持下去,而且要肩负起身上的社会责任感。
余华在《活着》中写到“活着就是活着本身”,学长也强调生活是一个过程,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总会出现意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顺着个人的意图发展,但是所有事情在人生的长河里不过是某个阶段的一段故事,人生重在体验与感受,要保持着热爱生活的信念。有梦想成为人参的雄心,也要有接受成为萝卜的坦然。遇到困难,尝试解决,实在不行,倒头睡一觉,继续开始新的一天,要学会善待自己,悦纳自我。(胡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