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公共卫生学院仇玉兰:严谨治学,潜心育人

2021-09-09|校友走访

03级公共卫生学院仇玉兰:严谨治学,潜心育人

  

仇玉兰校友是我校2007届的博士毕业生。现任山西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山西省毒理学会理事;曾获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名)、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名)、2020年“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称号等多项奖项/荣誉。

1996年山西医科大学硕士毕业以后,留校任教至今。在这期间,仇老师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也在不断丰富着。2003年至2007年期间前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劳动卫生与毒理专业,2009年至2012年期间于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4年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访学。在学科研究上,仇老师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砷、氟的神经毒性以及氯乙烯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致癌机制研究。

  

坚守——科研路上前行的育人者

仇老师在访谈中介绍了自己一路以来的难忘经历,分享了自己从事大学教师行业的感受和心得。她认为,这个职业要求你不断地在学习进步。你如果一成不变的话,你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每一次科研学习的经历,不管是读博、博士后还是出国,都是给自己提高了一个水平,能更加紧跟一些形势,紧跟一些前沿动态。

20039月,时任山西医科大教师的仇老师走进了复旦大学,回归学生身份,攻读毒理学博士。谈起在复旦读博的四年,仇老师表示,这一段经历虽然很辛苦,但却是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最值得回味的。面对来自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仇老师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得到家庭和学校的多方面支持。特别是她的导师夏昭林教授多次鼓励她要坚持下来,且导师对她科研上的指导也让她受益匪浅。复旦的同学们也曾给予过仇老师很多帮助,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我本硕阶段都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接触的也比较少,但是来到了复旦,课题组都在做分子生物方面的实验,”她笑谈,“刚开始还挺不好意思的,组里的年轻人好像都很熟门熟路的,因为自己年龄也挺大的,加上刚进组,有时候问别人问题还有点面子拉不下来那种感觉。但后来,慢慢就克服了这些困难,有什么不会的就直接问师弟师妹相处都很融洽。”

谈到大学教师的工作,仇老师也多次提到“热爱”两个字。她认为,大学教师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于教书育人,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培养、影响着这些年轻人的同时,自己的思维也更加活跃、心态也更加年轻。另一方面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一些科研,专心于自己喜欢做的东西。

  

担当——公卫人的使命与责任

谈及新冠肺炎疫情,仇老师深有感触,谈话中时常流露出作为一名公卫人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担当感。她说:“因为我是卫生毒理学专业,而新冠疫情是流行病,更倾向于流统专业,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说,可能和疫情的距离没有那么近。但是,我们也都是公卫人,这个事件对我们公卫人引起的思考还是比较多的。”针对新冠疫情给公卫人带来的启发,仇老师表示,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在科研过程中能够更加地联系实际,增强我们公卫人使命担当。她举例道,山医大新毕业的几位研究生都到了各个地市的疾控中心去工作,他们一工作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起码我们可以做一些科普宣传,影响我们周围的人,这还是我们能做的事情。

  

寄语——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访谈的最后,仇老师也为复旦的学弟学妹们加油打气,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她认为,大学的学习阶段其实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个阶段,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学业,以后的人生中很难会再遇到这么一个机会,所以要好好珍惜时光。在这个阶段,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论是书面表达还是语言交流,这对往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龙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