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作为返校日的活动之一,复旦管院复二代俱乐部举办了题为“‘复二代’进藤校之路经验分享”的家长公益课堂。



孩子教育培养是众多校友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天现场的座无虚席也体现了校友们对教育的重视。

1988级管理科学本科、2000级复旦-港大IMBA陈果校友就职于著名咨询公司,他分享了就读于耶鲁的儿子小D的培养经历,包括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鼓励孩子在编程等兴趣爱好方面投入。陈果校友提到了在培养孩子中特别重视的三项能力:好奇心、责任心和领导力。

1988级管理科学本科、
2000级复旦-港大IMBA陈果校友
1990级管理科学本科胡文莲校友在被问及如何进行孩子的特长培养时,她表示儿子小E“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特点”,但就是这位在妈妈口中没有“特点”的孩子,最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绝非偶然。通过进一步复盘分享,文莲校友提到了“GPA是王道”——孩子的GPA是美国顶尖住宿制高中的最顶尖的学生;“参加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孩子在学校杂志社担任主编,才华横溢。进一步深入剖析后,发现孩子成为“学霸”的背后,有诸多因素支持成长,包括了优秀的习惯、家庭的支持以及关键时刻的选择等。

1990级管理科学本科胡文莲校友
2017级复旦EMBA由悦校友的女儿小R目前在沃顿商学院就读,她表示“女儿小时候学过钢琴、学过游泳,学过大多‘复二代’孩子们学过的东西”,复盘了女儿一路上走来经历的顺境与逆境,她总结了以下7点思考以及与之关联的具体行动。

由悦校友针对很多校友关心的“关于选择美本申请顾问”的话题上,分享了她的经验体会,并表示“孩子的潜力是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他们”。

2017级复旦EMBA由悦校友
本次讲座前期收到192个问题,针对大家最为关注的前几个问题,三位校友嘉宾通过圆桌研讨的形式进行展开。现场互动氛围格外热烈,参加公益课堂的校友们意犹未尽。好学校是个新起点,愿“复二代”们“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本次家长微讲堂是新一届理事会换届以来的第二次公益微讲堂,未来将会安排系列课堂,如“复二代在复旦”,“复二代在牛剑”,“复二代进清北”等主题分享,请感兴趣的校友们持续关注。
来源:复旦管院校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