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州9月26日电 (林长生)26日上午,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30周年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在福州举行,为发挥福建地缘优势,形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宝贵建议。26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袁志刚、中国丝路基金副总经理丁国荣、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福建师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等四名博士后发表精彩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主讲嘉宾风格鲜明的内容迎来阵阵掌声。著名经济学家袁志刚从宏观经济研究的角度出发,作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的报告,提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人民币的坚挺,“一带一路”基金有助于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丁国荣在大气磅礴中以《走近丝路基金》为题目展开论述,谈丝路基金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原则,欢迎福建有较成熟海外投资项目的机构和企业与丝路基金对接,探讨具体合作方式。自贸试验区实操经验丰富的张湧则充满激情地作《自贸试验区:开放条件下的压力测试与政府职能转变》报告,提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中让政府更开放透明,同时在不断放开中转变观念,学会创新金融等领域的监管。在《福建自贸试验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融合发展分析》中,为福建自贸试验区提供诸多智力支持的黄茂兴则分析了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融合发展的契合性及融合发展路径,为福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出谋划策,展望了福建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主讲嘉宾: 姜波克
主旨报告嘉宾: 袁志刚
主旨报告嘉宾3 中国丝路基金副总经理丁国荣
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局长张湧
论坛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开展,主讲嘉宾与现场学者还不时进行互动取得较好的交流成果。这次论坛,与会博士后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步骤,对这一战略在辐射南亚、连接欧亚和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博士后校友会主办、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和复旦大学博士后校友会福建分会承办,论坛主题为“新开放?新战略: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复旦大学博士后校友会执行秘书长袁勇麟教授组织现场活动,复旦大学博士后校友会执行会长姜波克教授主持学术论坛,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复旦大学博士后参加了本次交流。主办方表示,会后将收集本次博士后论坛相关学术成果并整理出版,为福建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