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校友会欢迎主席访英及迎新活动回顾

2015-11-02|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10.19-10.23 | 亲历习近平总书记访英

01

“你去追习近平总书记了吗?”习主席访英的那周,许多闲谈似乎都是这么开始的。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对方一定还会继续追问:看清脸了吗?从10月19日晚初抵伦敦,到23日离开曼城,习主席访英之行每一站的欢迎队伍里,都有复旦英国校友会成员的身影。能够亲历习近平总书记对英国的“超级国事访问”,让大家感到既兴奋又幸运。20日是习主席正式访英的第一天,上午白金汉宫前的欢迎无疑是几天活动中的重头戏。清晨六时天还未亮,复旦英国校友会的成员便早早穿过皇家格林公园,到达指定地点,撑起校旗、展开横幅。

02030405

上午九时许,道路两侧校友会、商会越聚越多,身边出现了一条条大幅欢迎标语。气温越低,大家就忙得越热闹、越投入、越兴奋。微信朋友圈里,皮卡迪利广场电子屏出现“近平你好”标语的消息开始刷屏。路过的上班族和外国游客也禁不住掏出了手机,还有人感叹:就算是皇室庆典游行,都没这么热闹过。为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激动不已的可不只有年轻人。一旁的队伍里还有一位满头白发的复旦老校友。他说自己来英国已有二十多年。以前也有领导人来,不过还是头一回加入欢迎的队伍。总的来说,英国人对华人比较友好,最近几年,他们对华人的印象更是越来越好。中国变了、富了,华人在海外的地位也在一点点提高。习主席这次超级国事访问,肯定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会为两国带来很多的协作,这对中英都成为第一流的大国会有深远影响。 06

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一点,校友会的同学门在白金汉宫前站了近七个小时,而“马车过得好快!”是不少人共同的感叹。复旦校友会占据了白金汉宫广场Y字路口的绝佳位置,但当习近平总书记和彭妈妈一行的“南瓜车队”经过时,大家还是不知道究竟是该举起相机捕捉下这历史一刻,还是该瞪大眼睛,真真切切地把亲眼所见印刻在脑海里。其实参加欢迎的意义不仅在于亲眼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更在于能亲历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这一重要时刻。媒体的报道难免带有偏向性,亲临现场的同学不仅感受到了华人华侨的热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有机会看看欢迎队伍里有多少外国朋友,听他们谈谈对中国的情感和对中英关系的期待。有同学感叹:英国从没这么“红”过:特拉法加广场和白金汉宫间的林荫道挂满五星红旗;中国资本挺进英国的消息占据了英国各大报刊的头版;刚完成中国徒步的英国议员贝茨勋爵,因为习主席的“点名”一夜走“红”;在移民问题上向来态度强硬的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也把一身“中国红”穿在了身上;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天里,只要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到之处,就一定会有身着红色"中英友好"体恤,手举国旗的华人华侨。

07

△10月19日晚的希斯罗机场满是节日般的兴奋感。

08

△10月21日, 习主席到访帝国理工。英媒说,习主席英国之行有不少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会经历一场伦敦的雨。

09

△前线的同学兴奋地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招手了。

10

△10月22日,彭妈妈参观了皇家音乐学院。走出大楼后,彭妈妈挥手向欢迎的队伍问好,并在台阶上留影。20日嫌马车过得太快的同学,这回算是看真切了。

11

△10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卡梅伦的陪同下来到了契克斯庄园。小伙伴们也举着红旗,从伦敦赶往这一位于白金汉郡的乡村,领略了一番英国的“灵魂”。

12

△10月23日,习主席在曼城市政厅举办午宴,拍照的同学离大大好近!

10月30日晚,在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曼城一周后,刘晓明大使夫妇在使馆举行庆祝习近平主席成功访英侨学界招待会。在谈到大家的付出时,刘大使说: “你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废寝忘食,你们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13

△前派左五为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左四为大使夫人胡平华老师。

1415

△复旦留学生代表邱恺培与使馆教育处沈阳公参及大使夫人胡平华老师合影。

虽然许多校友因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未能加入欢迎的队伍,但那五天里节日般的热烈气氛,定会久久留存在大家的留英记忆中。



161718

 10.24 | 十二所高校首次联手迎新


习近平总书记周五离开了英国,而周六下午,由复旦英国校友会牵头,北大、清华、上交等十二所中国著名高校联手举办的首届迎新会就在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隆重举行。这本不平凡的一周迎来了又一个高潮。


19

△11:50, 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IC阶梯教室已布置完毕。

20

△签到及赞助商提供的茶饮也都已到位。

21

△几位老校友及嘉宾早早到场,相谈甚欢。

22

“郭教授来了!” 几天前,习主席对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的访问让研究所所长,著名华人教授郭毅可的名字变得无人不晓。刚完成主席接待任务的郭教授作为当天活动的神秘嘉宾率先登台致辞,给了在座新老校友不小的惊喜。 23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激情澎湃是旁人对郭教授的评价,而他幽默诙谐的发言也使全场笑声连连。郭教授说,这次活动的教室对他大数据研究意义非凡,因为当初来英国求学时,正是在这里上了第一节统计学课程。虽然从事的是科学研究,但“人文情怀”是郭教授讲话中的高频词。他鼓励学说,大家来留学,不仅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更是为了欣赏知识的美丽。英国教育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激发人类的想象力,能激发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望,在于它能引领学生享受智慧,享受科学。相信这番讲话也能让在座的校友们少一分不安焦躁、患得患失,以更平和的心态,认真对待留英生活。 24

除郭教授外,现任工银标准银行董事长毕明强先生、现任中行伦敦分行副总经理王燕女士、现任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执行主任王旭女士均先后上台致辞。几位嘉宾都提到,中英关系正步入“黄金时代”;两国交流的日趋频繁,意味着留学英国的中国学子将拥有更多的机遇,与施展才干的舞台。 2526

学姐学长的经验交流是迎新活动的核心。瑞士信贷集团信贷融资管理部副总裁王佳路女士、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助理教授韩科先生、英国牛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骆奇先生分别以求职、读博、创业为题,与新生做了经验交流。 27

在主旨演讲后,迎新会还特别安排了小组讨论环节;而穿插于讲座间的茶歇与最后的社交酒会,更是为大家提供了相互认识,增进了解的好机会。

2829

过去虽然每个学校的校友会都会安排迎新活动,但像这样十二所学校联手,500余人参加的迎新会还是第一次。在国外,校友间资源的共享也比在国内时更为重要。对于参加一年研究生项目的同学而言,往往还未完全适应英国的学习生活,就面临着申博、求职等压力。在留学之初,多听听“过来人”的想法和建议,自己的海外求学之路也能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其实欢迎习主席和十二校迎新,是许多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头一回参加校友会活动;而今秋入学的新生,也是复旦英国校友会成立后迎来的首批新生。“复旦”两个字,在异国举起来,一定比在国内时更亲切,更温暖,更骄傲。 30313233343536

复旦英国校友会于2015年4月26日正式成立。虽然与一些兄弟院校的校友会相比还很年轻,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今后一定会越办越好。

37

△复旦英国校友会理事会秘书长邱恺培介绍校友会基本情况。

38

△迎新活动的主持张烨(左)、乔有为(右)均来自复旦新院。

39

△摄像杨然(左)、王羽婷(右)为了拍好习近平总书记20日早上五点半就赶到现场占位。


 来源:复旦英国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