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由复旦法国校友会(AAEFF)和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校友会中国平台联合举办的人民币国际化主题英法双语讲座 “Somethingyou need to know about RMB”在巴黎DS Avocats律师事务所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讲座由复旦法国校友会会长周琦(同时是巴黎高商中国平台创始人之一)主持,DS Avocats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Oliver Fages先生致开幕词。
之后三位特邀嘉宾—复旦经院校友陈澄(法国巴黎银行欧亚企业业务总监)、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副总经理彭未和巴黎高商校友,法国私募基金ACapital (曾参与复星在地中海俱乐部的投资谈判及合同签订)老总 André Loesekrug-Pietri分别为大家以法中银行家及私人投资者的视角阐述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演变,也为前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成为该组织的第五国际储备货币的新闻做了热评,并与参会者在现场进行了密切的互动与讨论。
讲座近80位来宾,会场内座无虚席,反响积极,人民币进入储备币篮的消息显然让这个即时跟进的专业晚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亮点。巴黎银行的陈澄总监表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必由之路;虽然大环境还很艰难,但我们要继续知难而上使其水到渠成;这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也有实在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推动中国资本项目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推进国际金融秩序的革新。
中行巴黎分行的彭未副总亦简短地强调了人民币入篮的两大好处,一是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说明国际金融体系开始改革,可以提高未来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
对于有着国际投资战略视野及中法合作实地经验的André Loesekrug-Pietri总裁来说,人民币成为IMF的储备货币之一既是对中国作为一个国际主要金融和经济力量的承认,也象征着国际金融机构(虽然有时被批评)对中国的改革进程能产生积极影响。事实上,中国的改革达到这个阶段(市场对汇率设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助于减轻政府对市场的影响和参与,也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PBoC)现任行长周小川的个人胜利。但是这场改革也曾导致8月11日人民币的大幅贬值,被市场误解,突出了中国政府迫切需要更好地与国际金融界面对面进行沟通的问题,否则就有可能不被理解从而不再激发起之前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的信任。这次的入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融入国际化进程的中国,这对越来越具全球性和相互依存性的世界是件好事。这次入篮也应该引导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更多的涉及其战略,经济政策和决策过程的对话和沟通。一个重要的文化变革正在到来,虽然很难,但如果中国希望在全世界的实业家和投资者眼里保持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魔力”,这一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讲座后的Cocktail大家继续热情讨论与交流。
(从左到右:中行巴黎分行副总经理彭未、复旦法国校友会会长-巴黎高商中国平台创始人之一周琦、法国巴黎银行欧亚企业业务总监-复旦经院校友陈澄、法国私募基金ACapital总裁-巴黎高商校友André Loesekrug-Pietri)
注: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讨论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的问题,宣布人民币成为该组织的国际储备货币。从此,该组织拥有五大储备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人民币将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三大货币。美元将仍然是SDR最大的储备货币,权重为41.73%,随后是欧元,权重为30.93%。拥有10.92%权重的人民币将超越日元和英镑。供稿:法国校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