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会成功举办10月份读书分享会

2016-11-17|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作者:陈瑜   来源: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

10月29日晚,凛冽的大风和滂沱的大雨阻挡不了复旦人读书的热情,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10月份读书沙龙分享会在太阳城大酒店22楼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继续分享《天命不足畏》一书。

本次分享会由郭瑞俊校友主分享,他首先评价了与议题相关的几本书,分别为梁启超的《王荆公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司马光的《涑水见闻》,通过与以上三本书的简单比较,郭瑞俊校友认为《天命不足畏》一书中资料无出处和论断武断矛盾,以讲故事的方式东拉西扯,可见其并非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

论及王安石变法,郭瑞俊校友沿用许小年《论中国历代改革》中的观点,将王安石变法定义为修补式变法,使其区别于属于突破式变法的商鞅变法和邓小平改革。王安石通过顶层设计、由上而下推动变革,梁启超把其评价为推行“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金融银行",而郭校友认为其整体可称为“战时共产主义”。虽然变法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宋朝的国库收入,短期内为国家迅速积累财富,但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不能持久,长此以往会造成经济社会崩溃,且与宋整体国家战略与文化气质冲突。郭瑞俊校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变法失败的原因,其一,王安石人格可称为外法内儒,其法家式改革做法与他内在的儒家人格追求产生矛盾,致使其不够厚黑,手段不够狠、心肠不够硬、身段不够柔软,不能团结大多数官员文仕形成统一战线,致使改革遭遇阻力巨大,后期陷入党争而流产;其二,宋神宗继位时二十出头,过于年轻,意志不够坚定,未能与王安石在变法思想上合二为一,对改革左右摇摆,变法的上层根基薄弱;其三,官僚集团中对立面太多,反对声音过大,阻碍了变法的进行。

针对主分享内容,孙瑜校友接着进行了辩驳式的发言。首先,他亦认可《天命不足畏》一书定位不高,印刷也较粗糙,选取此书的目的,与其说是讨论此书,不如说是讨论王安石变法此事。孙瑜校友极为赞赏王安石的人品,他指出,不同于司马光,王安石由基层县令做起,其在宁波当县令时,推行过青苗法,大获成功,因此王安石推行的变法措施具有实践基础,并非是由上而下进行变革,变法制度本身没问题,但是在落地及执行时出了问题。他认为王安石变法不是修补式变革,而是全面改革,恰恰是因为涉及面太广,触及了广大官僚集团的利益才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孙瑜校友不认可王安石具有内儒外法、不够厚黑的特点,相反,王安石有其狠的一面,他拢权时赶跑了一堆反对者,真正内儒外法的人是宋神宗,变法失败的根源也是宋神宗不够坚定支持变法。但是孙瑜校友赞同郭瑞俊校友提出的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不善于变通的看法,王安石不懂得搞统一战线,未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以“拗相公”的脾气,陷入文人斗气的党争中,而党争给予了变法致命性的打击。

针对当前社会面临改革的问题,王格平、章一鸣、方筱、苏鹏、文玲等校友均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郑敏会长从哲学角度出发,提出“权利对权利的来源负责”的观点。段曹林副会长做总结性发言,结束了此次读书分享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