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故事 | 留驻时空,两张穿越55年的合影!

2021-09-22|故事

上课的铃声,

冲淡了复旦园里开学季的忙碌,

也勾起了置身园外的复旦人,

对母校和师友同窗的美好回忆。


今天的“复旦故事”,让我们从两张穿越55年的合影照片,一起感受老一代上医人为霞尚满天的情怀。


在整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下文简称上医)史料的过程中,杨家宽校友提供的两张照片始终盘桓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两张上医1961届医疗系一个普通寝室的室友相隔55年的合影。合影的背景均为上医的一号楼,一幢峻工于1936年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标志性的黄色琉璃瓦、歇山式大屋顶配着红墙,是许多上医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所在。这两张照片,一张黑白,一张彩色;一张为朝气蓬勃、略显青涩的八位初入校园的青年,一张为两鬓添霜、从容睿智的七位退休已久的老者


相同的拍摄点,相同的站位,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年华。



1956鲜衣怒马少年时


前排左起:禹宝莲、叶百宽、何祖根  

后排左起:王志平、李胜武、杨家宽、周其文、何耀祖


这张老照片里,学子们穿着清一色的中山装,左上口袋都插有象征“文化人”的钢笔,口袋上面别有白底红字、由舒同书写的“上海第一医学院”校徽。这张照片把我们的视线拉回了1956年。

这一年,照片上的安徽农村学子杨家宽与其他来自上海和南京等大城市的禹宝莲、叶百宽、何祖根、王志平、李胜武、周其文和何耀祖一起考入上医

这一年,上医刚从“上海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以至于拍照时的一号楼上的院名还没来得及更新。八位学子,因缘际会,分配在一个宿舍,当时的宿舍位于斜土路上生理馆二楼。


1957年9月,杨家宽(右)与周其文(左)在生理馆二楼宿舍中合影


甫一到校,兴奋劲还没过去,杨家宽便傻眼了,匆匆而来忘带蚊帐!那个年月,学校宿舍东边就是农田,生态自然,蚊蝇滋生。没有蚊帐,定夜不能寐,而因经济拮据,也无可能重新购置。得知杨家宽的窘境后,同学周其文二话不说,便回家拿来了一顶蚊帐,并亲自爬到上铺帮忙挂好,杨家宽回到宿舍看到了这个蚊帐,惊喜又感动。当时大家都没有自行车,学校附近也只有49路一辆公交车,杨家宽不知道周其文是如何辗转回家带来了蚊帐。这么一个小义举,帮助杨家宽尽快地融合进班级大集体,也让他至今仍在感念。开学后不久,已经打成一片的寝室全体成员在一号楼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也是这一年,少年们带着理想与热血,在人类健康与医学发展的道路上启程。



1961,话别来时待相逢


靠着甲等奖学金和甲等补助费,杨家宽度过了5年大学时光。当时的毕业生,毕业分配由组织决定,大家各奔东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1961届的上医学子中产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麻醉学院荣誉院士各一名、以及终身教授等名家,还有那些一辈子奋斗在基层、在医教研第一线的上医人同样值得我们记忆与尊敬

2013年由1961届北京同学率先践行的“当代白求恩行动”已成为长期的全国性公益活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如今已退休的这些上医学子仍旧认为医务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业,不能忘本。即使是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继续为病人服务。

禹宝莲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工作,于1989年至1993年任上海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1993年至2000年任闵行区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禹宝莲一生中努力做到真诚待人、以孝为本、医术为民、坦然处世。

叶百宽在上医毕业后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曾执教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一年。已发表科学研究论文30余篇,刊登在美国杂志上有三篇,曾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三次省、北京市科技成果奖等荣誉。他是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副主编;热心医学科普工作,坚持多年为大同中学的刊物《大同之声》撰写《健康知识讲座》,目前已经汇编成册2本,起到了良好的医学科普效应。

何祖根曾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病理科、医科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先后任助教、讲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等职,目前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他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在国际著名肾脏病理学家Heptinstsll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肾脏疾病的研究。曾获1993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参加中美合作项目一项、“九五”攻关课题一项等。退休后,何祖根还每周六去海南负责组建海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并培养接班人。

王志平毕业后分配在上海机床厂任医生,约两年后到卢湾区工作,先后在街道医院、区肝炎隔离病室及区卫生学校任医生、业务负责人和教师等职。1980年到长宁区工作,1989年退休,1990年赴法国巴黎定居。在长期的基层临床工作中,他认真尽责,把母校学到的扎实的医技专业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2012年后由儿子陪同回国在上海定居,安享晚年。

李胜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国医科大学(后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任教职,后调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从事病理学教学工作。他工作认真,又有钻研精神,经常带着一本特大的笔记本在图书馆阅读国内外资料,并用英文记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家宽留校工业卫生研究所(现放射医学研究所),承担国家“六五”科技攻关等课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赴新疆罗布泊参加核试验现场生物效应研究。1987年上医大出版社成立,他担任副社长主持工作。虽然现已退休,但对母校心怀感恩,时刻关切着母校的发展。

周其文去了北京阜外医院,后调至北京安贞医院任教授、心外科主任,主刀完成的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已达1万余例。经常给心脏开刀手术的他自称“开心医生”,表达对工作的热爱。除了本院的工作之外,他还对全国25个省65个市的一百余家医院心外科进行专业协作、带教和授课,促进了当地心外科工作的开展。此后周其文年年赶赴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帮扶,一如读书时的乐于助人与奉献。

何耀祖毕业后便参与了虹口区牙病防治所的筹建,曾任虹口区政协委员。十多年间培养出了40名口腔科医师。1976年至1977年,何耀祖参加上海市虹口区赴云南医疗队,在云南文山州为边疆同胞的口腔健康作出了贡献,并培养了二十名当地口腔科医师,一年后,这些学生分别在云南文山州各县生根开花。何耀祖以实际行动弥补了当时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缺医少药的困难。

2011,老去相逢亦怆情


前排左起:禹宝莲、叶百宽、何祖根  后排左起:王志平、杨家宽、周其文、何耀祖


2011年9月18日,1961届的同学在毕业50周年之际,相约回到母校,曾在一个宿舍生活过五年的老同学又重聚了,大家早已褪去少年时的青涩,胸前的口袋里也不再需要插支钢笔以示读书人的身份。

已经在各自工作岗位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上医人们,回到55年前合影的地方,仍旧是1号楼前的草地,树木青翠,鸟鸣悦耳。一切都那么熟悉,又似乎每秒都发生着巨变。遗憾的是,李胜武因病已于数年前永远离开了大家,跨越半年多世纪的再次合影只能定格于7位古稀老人。而在2018年3月2日,叶百宽因病去世,7人合影亦成绝唱。


2021,为霞尚满天


2021年,毕业60周年,杨家宽从未觉得离开校园已经这么久了。事实上,每次路过校园,杨家宽总会驻足凝望,虽然新盖起的大楼已无法提供记忆里学习时的环境,但这里萦绕着的“正谊明道”“为人群服务”的精神,总让他觉得亲切。

原址重建的医科新馆以医学人文为设计重点,通过特藏的方式,保留了医学院从创始人颜福庆以来历代上医人的文化传承与共同记忆。

在五楼的上医人文库中展示着不少1961级校友的珍贵资料:一级教授林兆耆教授回复杜仁甫(1961届医疗系4班)的信件、由上医出版社杨家宽(1961届医疗系2班)策划审稿的汤钊猷老校长代表作《现代肿瘤学》、顾玉东院士(1961届医疗系1班)捐赠的十多种专著和该届同学共同奉献的《上医人风采录》,六楼还有金文泉教授(1961届医疗系1班)为上医90周年校庆精心绘制的16位一级教授油画像。

医科馆门外有一片大草坪,又一代年轻的学子在上面散步、讨论,阳光普照,青春正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一代上医人的骄阳已褪去了热烈的温度,等待着天下桃李散发光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