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复旦人!第36期《复旦人》杂志出刊啦!

2021-09-22|总会新闻

封面题字/篆刻:李岚清

英文翻译:陆谷孙

本期封面:在复旦建校116周年的历史中,登记在册、有名有姓的52位烈士(其中2位烈士没有照片)。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校友会

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


关于《复旦人》      我想对你说


创刊12年的《复旦人》记录着一代代复旦人的青春记忆,承载着对母校对师友同窗的深情。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第36期《复旦人》如约而至,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卷首语 / 陈思和 《复旦人》编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大约是一个月前,我去医学院图书馆参加一个捐赠活动,走到医学院校门口,被一个六十岁左右衣着入时的妇女拦住,问我如何可以进校园。我告诉她疫情期间,校外人员进校需要办理报备手续。她说她准备捐献遗体,要找有关单位接洽。我问她为家里人捐献吗,她回答说就捐赠她自己的。可能她见我的神态有点讶异,就补充说:“捐献遗体要趁自己健康的时候做出决定。”她用手指着校园说:“这里面接受捐献遗体,是很有名的。”后来我让医科馆的应馆长告诉她具体联系捐献遗体的电话号码,就没有再关心此事。可是这个妇女的形象和捐献遗体的举动,久久盘旋在我的心里,直到我这几天阅读这期《复旦人》的清样,读到了《医学和生命的温度——记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我的心一下子感到了暖意。原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还有这么一个人体科学馆,它在社会上还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陈列着1000多件珍贵馆藏,医学院的学生尊称那些捐献者的遗体为“大体老师”,而那些捐献者的行列里,有颜福庆院长的亲人,有学校的领导、著名教授谢希德、金乃坚、谷镜汧……这是一篇超越生死的文章,是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也是一篇启人思迪、感人高尚的文章。


于是我才知道,谢希德校长也是一位高尚的遗体捐赠者。今年是谢校长诞辰百年,本刊有“追忆希德”的专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追忆老校长的高风亮节。谢校长是1983年担纲复旦大学校长之职,我是1982年春留校任教,可以说,我的“青椒”时代是在谢校长领导下的复旦校园里度过的,那些年正是复旦大学拨乱反正、蓬勃发展的时期,复旦大学打破传统文理两个学科的二元格局,相继成立技术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机构,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的真正的综合性大学。当然,这样的大规模开拓、发展是上世纪80年代整个国家发展教育的总趋势,但是谢校长用她的睿智与远见,具体规划和推动这个历史性的转型,实现了复旦人的梦想。本刊有一篇采访了王增藩教授的专题文章,当年的校办秘书、谢希德传记作者王增藩先生有很详细而且感人的叙述。


谢校长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目光远大、胸襟宽阔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者。谢校长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归国以后深知中国在科学教育等方面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深知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危害性,她在校长岗位上不辞辛劳奔波于美国各大名校之间,宣传复旦、介绍复旦,以她个人的崇高声望,不断提升复旦大学在国际上的口碑和地位,不断介绍优秀青年才俊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科学知识,亲手创立了复旦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并通过各种方法争取经费,购买外文图书期刊,拓展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很快就把复旦大学有关学科的科研水平推上了全国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真正爱国者的伟大德性。我们每一个复旦人都为曾经拥有这样一位校长而自豪。


我与谢校长没有个人的交往,但是在复旦校园里,在物理楼门口的阶梯上,在校车停靠站旁,这个熟悉的身影会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谢校长不良于行,但很少前呼后拥,总是踽踽独行,脸上始终是慈祥、自信的笑容。记忆在1985年左右,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建成不久,那时恩师贾植芳先生担任图书馆馆长,有一次我陪同先生去文科图书馆,正好谢校长也来图书馆,他们好像是要商量什么事。记得先生高声对校长说:“谢先生你不用亲自跑来,我可以去找你的。”校长轻声轻气地说:“哪能让你老先生跑来啊,我是顺便的。”……这个印象,在我的记忆中至今未褪色。


关于谢校长,我特意多讲几句。卷首语的篇幅有限,其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本期中各个栏目的校友故事,多有精彩之处;复旦先烈的专题也感人至深,希望读者能够喜欢,愿高尚之风弥漫在复旦校园内外,不断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把我们引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复旦。


本期目录共有“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追忆希德”“复旦人物”“初心使命”“创业与梦想”“美丽复旦”“读书复旦”“上医情怀”“复旦故事”“捐赠故事”“校友走访”“新闻图录”“诗与远方”等13个主题版块,百年复旦,百年传承,我们只做忠实的记录者!

红色基因 赓续百年

2021年4月2日,复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在相辉堂东侧落成揭幕,“隆重恭迎烈士回家”“让我们的师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烈士的英魂伟业,感受到学校的红色基因”,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揭幕纪念仪式前与烈士家属代表座谈时动情地说。


101年前,陈望道老校长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引领无数先驱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复旦建校116年历史中,登记在册、有名有姓的烈士有52位,复旦也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还有很多烈士,根本无从查找他们的姓名、籍贯、家庭。


他们有人捐躯在战火纷飞的疆场,有人惨死于反动派的牢狱,有人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称号——复旦烈士,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巍峨耸立。


我们忘不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上的大学生游雪程烈士。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他率领部队在鄂东南一带打游击,进行大小战斗20余次,行进300余里,歼灭了大量敌人。即使洪水猛涨,即使地势险要,他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将生命永远留在了江西瑞昌城前。


我们忘不掉抗日战争时期,宁死不当俘虏,孩子出生3天便寄往老乡家,年仅30岁便从悬崖上英勇跃下的黄君珏烈士。从长沙到太行山,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太行女杰丰碑立,民族光荣千秋传。


我们忘不掉解放战争时期,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王朴烈士。“富家子弟、革命母子、变卖家产、资助革命”,明大义慷慨献金,为革命从容就义,歌乐山下,他用生命践诺无悔誓言。


我们忘不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临危不惧、英勇舍身的黄心源烈士。面对熊熊燃烧的火场,纵然前行是不可预知的危险,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舍身为公、临危不惧,在烈火中铸就英魂。

……

于历史中穿梭,才能找到前行的答案,先烈英魂本身,就是复旦精神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曾说:“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泪牺牲的伟大理想。”在建党100周年的光辉历程中,复旦的每一位英烈,都如同一座灯塔。我们唯有铭记他们用青春、用热血、用生命谱写的光辉事迹,便是将灯塔点亮,鼓舞、激励、指引着复旦人砥砺前行。

复旦大学烈士纪念雕塑

   追忆希德

她的一生,无数精彩:名校才女、半导体之母、执掌复旦、创立美研中心、力推中国女科学家、尽职政协参政议政……所有精彩,始于初心:我要报国。


她的一生,为师为长:育人无数、用人无数、助人无数,对所育、所用、所助者,她只求一报:你要报国。


今年是谢希德先生诞辰100周年。本期“追忆希德”专题,让我们通过校友及亲人的回忆,了解更多鲜为人知的“谢先生”的故事。

谢希德和曹天钦在交谈


复旦人物

本期“复旦人物”开篇,通过“读史老张”的生动笔触,刻画出了复旦历史学系周谷城周予同蔡尚思谭其骧陈仁炳杨宽靳文翰教授等老前辈的妙闻趣事;


1947级历史学系校友金冲及先生回忆“我的复旦岁月”;


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可变光学滤波实时假彩色显示装置”递交“第一号专利”申请并获成功的1961级物理学系本科校友胡国华


从“逆境”中走出的1980级生物化学系校友杨薇,如今已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执着梦想的她说:“复旦,奠定了我的科研底色”;


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级本科、2001级硕士、2004级博士校友罗周“十年校园蕴一曲清音”,将梦想照进现实,用作品回馈人们的善意,回馈时代的知遇;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这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8届在职研究生、2012届博士研究生校友,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资深新闻主播、播音指导,《新闻夜线》节目主持人林牧茵的为人处世标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初心使命

讲述了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2011级硕士、2015级博士校友胡馗,在毕业之际毅然放弃留在上海和去美国的机会,选择回到偏远的家乡做一名普通的医生,他说“原因很简单,贵州比上海更需要我”;


1998级法学院本科校友陆璇律师,十年如一日致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渴盼着将公益事业理想根植在每一个人身上。


创业与梦想

讲述了神经生物学专业2001级硕士、2003级博士校友嵇晓华,十年间从科普作家到CEO,打开科学的果壳的经历。“做科普,我永远是认真的。”


美丽复旦

讲述了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的发展历程,铭记着医学和生命的温度。


读书复旦

本期讲述者是1984级历史学系文物博物馆专业何丙仲校友,这位七十多岁的老校友视母校为第二个家,心念故土,情牵故人,忆往昔,令人动容;


通过新闻学院张子让教授的回忆,让我们领略了30多年前新闻系学生制作的纸质“自媒体”的经历,“好学力行”的系训深入每位新闻人的心中。


上医情怀

相同的拍摄点,相同的站位,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年华。两张穿越55年的合影照片,驻留时空,记录着老一代上医人为霞尚满天的情怀。


复旦故事

1960年,196位复旦学子入学复旦。而今,一本纪念册,情牵六十载,归来,恰同学少年。


捐赠故事

百余年前,李登辉校长下南洋募捐,在一片荒芜之地上建立江湾校址,这期间的故事值得一读;


一位中原小伙,在复旦遇见科研,在改革发展的机遇中勇立潮头,依靠专业超越专业。在离开母校33年后拿出2亿元回馈母校,助力母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便是1984级化学系谭瑞清校友的母校情缘


校友走访

收录了1991级法律系校友张平校友跌宕起伏的从业经历,以及对于梦想与现实之间,个人与时代发展之间共进退,诠释了热爱是一路前行的动力。


202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校友会校友走访活动回顾,来自各院系的在校生利用暑假及秋季学期,以线上方式“云“走访了世界各地383位校友。


新闻图录

报道“母校要闻”“校友会动态”“校友风采”等主要新闻动态。


诗与远方

中文系1988届甘伟校友于1987年创作的《黄梅雨季》,2020年创作的《在不同的城市》,让我们穿越到三十多年前,感受八十年复旦的校园气质;


建校116周年,我给复旦写一首“三行情诗”。

欢迎识别上方“二维码”下载第36期《复旦人》电子版


欢迎捐赠《复旦人》发展基金

为加强并增进母校与广大海内外校友的联络与沟通,展示校友风采,传承复旦精神,汇聚力量,支持母校建设和发展。自2009年起,复旦大学校友会与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创办了面向全体校友、师生及各界友人校友刊物《复旦人》。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准,扩大赠阅量及出版发行《复旦人》衍生的系列丛书,特设《复旦人》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采编、队伍培养、扩大赠阅范围、出版《复旦人》丛书等事项。


捐赠《复旦人》发展基金100元起,赠阅全年《复旦人》刊物。


捐赠者姓名将登在《复旦人》杂志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