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最初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发展到今天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无疑是对消费产生了一个高质量的变化,消费升级成了当下人民群众的习惯,也是企业要去关注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在本周二的智慧餐桌上,大家就“消费升级,升级的是什么”来进行探讨,以下内容来源于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
消费升级的特性
一、消费者角度
追求当下时兴事物,追求方便与乐趣,对内容有所筛选,注重个性消费,注重产品文化,能否满足自身的荣誉感。
二、供给端
给品牌赋能,个性化定制,盘活存量用户,需要精彩的内容,比如:给自己内容贴标签,展示品味,体现个人价值,能让消费者而从中获得欢乐得到欲望的满足,并且需要持续地产生内容。
升级的点
那么消费升级的点又在哪儿呢?许多人说消费升级就是在追求商品的品质或者商品价格,实则不然。人们在追求消费升级的路上,往往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升级,是在给自己贴标签。还有一个是线上数据化,提高效率,降低时间空间成本。
人们愿意为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时间的利用率,赋予自己时间更多意义的方向上买单。好比如:当你在阅读微信公众号推文时,你第一眼看到觉得好的文章你会收藏起来,等有时间再阅读,与此同时你还想再做一件其他的事。基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现在同样的时间里能不能做更多的事,追求充实生活。
既然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那么如何做到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呢?首先需要简单粗暴的口号,当抓住消费者时,其次就是看内容是否独特,具有差异化,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好比去年特别火的带领百万中学生去看全球十大博物馆,此案例证明利用博物馆这一独特取材来吸引大众,大众觉得博物馆既文艺又高大上,转发起来也不降低自己的身份,所以成功做到一传百百传千的转发量。
其次是贴标签。微信朋友圈经常会有各大奢侈品推送广告,广告下面会有一大群追捧者在点赞;朋友圈各种转发自己觉得带有自己标签的推文,晒今天买到的戴森吹风机吸尘器,晒周游列国的照片等,这背后其实就是在自己标榜身份贴标签。不管是哪一种标签,从本质上来看,消费升级表面上是在买更好的东西,深层次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日本作家三浦展的一本书《第四消费时代》提到四个消费阶段:一、温饱问题,二、标准化生活,三、品质升级,四、低调环保。而中国正趋于第三和第四之间浮动,但还是比较处于第三阶段时期,那么在这个时期,供给端应如何迎合消费升级时代的人群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选择范围太广泛,如果产品做得不够突出随时会被淹没取代,尽最大努力创造差异化,顺应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付出的更多则是对目标客群心智的改变,只有消费者获得价值了,那ta就会是你的回头客。
活动最后,有位会员发表了她在这场活动得到的感想,她说:“其实人也是一样,要打造属于自己的kol,唯有如此,才会吸引别人主动来和你沟通交流合作。”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创业创新俱乐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