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强:奔跑吧少年
受访人:陈碧强,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目前于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担任副教授。
采访人:邵健飞,复旦大学哲学院在读研究生。
陈碧强与复旦哲学院的结缘,要从他与父亲的一个约定说起。高考结束后,陈碧强的分数本来足以冲击复旦,但父亲执意让他留在当地,于是陈碧强选择了去离家较近的云南大学就读。但他也跟父亲做了一个约定:在哪上大学可以依你,但选什么专业要自己说了算。陈碧强最开始选择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云南大学较为注重通识教育,陈碧强在大一时接触到了专业的哲学课程,继而被这个古老学科的魅力所吸引。最终,大二时他决定转到哲学专业就读。由于有约定在先,父亲也不好说什么。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后,由于对哲学学科的热爱和对复旦的向往,陈碧强随即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院研究生,随后在CSC的资助下前往日本九州大学,完成了复旦大学-九州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项目。
然而,此时他的夫人仍在日本读博,生活和精神上需要照料。因此,陈碧强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在毕业后马上在国内就业,而是毅然再赴日本,在陪伴夫人的同时又跨专业取得了国际法专业的硕士。在谈及这段经历时,陈碧强笑言,在经过系统的哲学训练后,其获得的文本阅读、逻辑思考等能力使他在去学习其他文科专业时有“降维打击”之感。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五年后,陈碧强扪心自问,自己最放不下的还是有关哲学的研究。正好夫人此时已经顺利毕业,女儿也已经降生,于是陈碧强决定回国,在坐落于孔子故乡的曲阜师范大学谋求了一份哲学教师的职务。
虽然读了许多书,但陈老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相反,他酷爱运动,尤其擅长跑步。多年来他参加了不计其数的半程、全程马拉松,由此获得了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对于同样有志于学术的学弟学妹,陈老师建议其好好保重身体,加强锻炼,同时珍惜学生生涯,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对读书心得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表达,多发表文章,以便为今后的就业“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