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新闻学院周豪:好学力行 乐观奋进

2021-09-26|校友走访


03级新闻学院周豪:好学力行 乐观奋进 

文:20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周思媛   

熟悉复旦的人都知道,在校园里有着一抹特殊的橄榄绿,他们拥有复旦学籍的同时也具备武警部队“军籍”,大家都称他们为“复旦国防生”。这次要采访的这位校友,就是其中一员。他叫周豪,2003年作为国防生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毕业后,又保送攻读新闻系研究生,现为武警部队一名中校军官,荣获三等功2次。七年的复旦学习生活塑造了他与普通军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也激励着他书写“好学力行”“自由而无用”的军旅人生篇章。  


恰同学少年 

复旦那时的校门很小,小到周豪第一次来校报道时,车速一快,居然从邯郸路直接开到了五角场。但其实复旦的校园很大,大到即使毕业10多年,一谈起复旦园的学习生活,几天几夜都讲不完,“足够一生来回味”。 周豪说,他很有幸,见证了新闻学院“金牌教授”李良荣老师最后一次给本科生开课,李老师的那句:“你可以不说话,但你所说的,必须要是真话!”仿佛还萦绕耳际,时刻鞭策他要正直为人、铁肩担当;他很有幸,多次听到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第一人”童兵老师课前的那段“时事开讲”,从山西“金元宝”案到陕西“周老虎”事件,每当鞭辟入里、辣味十足的点评从童老师并不魁梧的身子里发出,都显得振聋发聩、直抵人心;他很有幸,邀请到了新闻学院“青专”院区的缔造者黄芝晓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在这位“当了总编辑再当教授”的指导下,把新闻理想融入社会实践。 周豪还分享了一些有意思的师生互动,比如,一次,历史系樊树志老师讲到“雍正继位之谜”属清朝四大疑案之一,大家很好奇是哪四大疑案,结果樊老师听成了“雍正继位为什么成谜”,老爷子很认真也很较真,耐耐心心把雍正继位的来龙去脉讲了整节课。比如,化学系刘旦初老师讲“化学与人类”,会让同学把走廊里的大灭火器扛进来,当堂演示灭火器用法,随着一股白烟喷出,这时刘老师会说:“为了学生的安全,我们复旦这点灭火器的钱还是出得起的!”再比如,听哲学王子王德峰老师的讲座,一看他掏出香烟,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圈时,就要马上竖起耳朵,因为“金句就要出现了!”还比如,哲学系徐英瑾老师当时上课有个习惯,喜欢绕着讲台不停转,有时还盯着门边上的垃圾桶讲话,大家当面不好意思说,课后就发邮件问徐老师,结果很快就收到了回复:“这是我独特的思考方式!” 


正是复旦校园里那一位位亲切而可爱、耿直而率性的老师们,给了包括周豪在内所有复旦学子独特的人格样板和思维范式,也为他们往后的人生道路添加了与众不同的思想航标和独一无二的生活乐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复旦的独特魅力,在于她是一所不设围墙的学校,复旦的课堂有时在校内,还有时在社会。周豪说,作为社会人文学科的学生,社会实践是他们一门占比很重的必修课程,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思考就会失去准心和重心,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访谈中,周豪讲起两次让他印象深刻的实习经历。一次,是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实习时,带队记者交给周豪和另一位同学一个任务,让他们去探访一个刚开幕一小时就被叫停的文化展。为什么一开张就被叫停?抱着这个想法,他们赶到了现场,结果是人去楼空,这让两个“实习小白”傻了眼。决不能给复旦新闻丢脸啊,于是,他们硬是从垃圾堆里找到一张布展施工图,按图索骥还原了当时的展览情况,最后被带队记者整理成内参稿件,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

 

还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实习,周豪采访到了一位老医生叫唐由之,他是为毛主席治疗白内障的主刀医生。接受采访时,唐老已90多岁,但还在坚持每周出诊。正是唐老那颤抖的手还在拿听诊器、写病历的场景,打动了周豪。他说,这就是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从唐老身上也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一时干得好,可能靠悟性和天赋;一直干得好,一定要靠情怀和勤奋。 


正是一次次的实习实践,就像“无声的老师”,教会大家如何在星辰大海里遨游而不迷失方向,如何走得再远而不忘记为何出发。  


携笔从戎亦从容 

带着复旦人的那份天真与豁达,周豪毕业后来到部队。就像不少初入职场的“少年”一样,美好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砸得粉碎。周豪坦言,到了部队就是步入社会,最主要的是过好三关:一个是基层关,从最琐碎最枯燥的活做起,甚至还可能从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干起。周围还有不少“打量”的眼光,稍不留神就容易被贴上“高材生不过如此”“大学生太娇气”的标签,周豪说,不少国防生或大学生入伍的同学,就在这一关打了退堂鼓;一个是专业不对口关,所干的并不是自己所学的、甚至不是自己所愿意的,但还是要咬牙坚持、抓紧学习,“打工人没有这么多选择余地”;最后一个是诱惑干扰关,现在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网上还是网下,各类金钱利益和美色的诱惑有很多,没有一点定力和抵抗力就容易随波逐流、甚至是同流合污。 


“自由而无用”是复旦人的精神源代码,在周豪看来,“自由”是在独立思考下的灵魂自由,“无用”则是在豁达心态下的奋进有为,“自由而无用”是我们坚守初心、守护良心、健康身心最好的防腐剂和护身符。 


对那些还在复旦读书的学弟学妹们,周豪分享了他的“四不”心得:不脱离社会,一边畅游书山学海,一边关注人间烟火;不疏远同学,五湖四海相聚是缘,同窗之情更值得珍惜;不迷失自我,在相对宽容的环境里,不放松自我要求,不辜负亲友期待;不懈怠思考,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通过独立而批判的思考,把所学知识变成处世智慧。 


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复旦人,周豪也送上“四有”寄语:要有自信,既要有复旦自信,更要有中国自信;要有定力,耐得住辛苦、守得住寂寞,在“磨人”的岗位上多打磨自己;要有情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带着信仰带着感情把事业干好;要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态上的,始终保持积极阳光健康的奋进状态。 


访谈最后,周豪回忆起18年前刚入学时,正门毛主席像前有一个横幅,上面写的是: “今天我因复旦而自豪,明天复旦因我而骄傲”。他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来到复旦,来感受“自由而无用”的精神魅力;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复旦人在社会各行各业里脱颖而出,成为大国贡献者和时代弄潮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