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勤勉进取——访2013级校友赵挺
BY 骆良虎
赵挺,女,中共党员,1990年出生于安徽淮北,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3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现为安徽省芜湖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
选择复旦 得遇良师
从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赵挺学姐选择继续深造读研。在谈及为何要选择复旦作为目标院校时,她说,在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就从父亲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这所大学的名字,对上海和复旦都产生了神往,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绝佳的地理位置,是莘莘学子的理想之地。考研期间,她将复旦的照片设置为电脑桌面,以此自勉。当年社会工作专业并非热门,因此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赵挺学姐也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没有“前途”,没有意义。这时候,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顾东辉老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说,社会工作是很有意义的,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幸福生活,大家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即使以后不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社会工作给大家带来的专业素养也是终身受用的。现如今,谈及当年顾东辉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赵挺学姐依然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复旦有许多像顾东辉老师这样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复旦才能成之为复旦。
投身选调 为民服务
在复旦的学习生涯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的热烈讨论,会议室行业大佬的精彩讲座,社团的丰富活动,以及赴张家港市民政局的毕业实习,在嘉定区的调研,去瑞士的交流访问,赴香港台湾的研学活动等,这些都是赵挺学姐无比珍贵的财富。时间总是很快,不久,赵挺学姐就和许多人一样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问题。2015年,上正值海市团委和复旦大学团委在宣传“西部计划”,“听完宣讲会之后便报名了,当时口号吸引了我: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同时也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规划自我。在复旦学习了太多知识,一下子消化不了,很想在工作中去实践下。”赵挺学姐说道。在云南昭通和昆明一年的志愿服务,她几乎走遍了所有州市,参与数十场大型活动的策划,遇到了影响一生的老领导,像晏友琼、周晓峰,是他们给自己做人做事和未来职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结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之后,赵挺学姐积极准备选调生考试。经过一系列的考核程序,赵挺学姐成功拿到上海市浦东区人才储备计划、成都市民政部门、新疆自治区文化厅等岗位。2017年,安徽省首次推出定向选调生政策,乡情厚重,赵挺学姐通过安徽省定向选调生招考后,便解除已签订的三方协议,来到芜湖市民政局工作。
不忘初心 勤勉进取
从复旦毕业至今,赵挺学姐在公务员岗位上已经工作四年了。在谈及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时,她认为,想要为人民服务,考选调生是个不错的途径。在具体的社会公益组织工作,你可能影响的只是一群人,而成为公务人员,你参与制订的政策可能会影响一个领域的人,从这个维度来说,公务员的工作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进入国家公共机关工作,她的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更加牢记初心使命,筑牢底线思维,“系牢人生第一粒扣子十分重要,不论你将来在哪个岗位工作,这个底线都不能突破,尤其是党员干部,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旦复旦兮心如故。平常心和进取心是她最看重的两种心态。在芜湖,赵挺学姐已经成家立业,她说,在三十而立的年纪,拥有事业上的小所为和生活中的小确幸,一直心存感恩,是芜湖市委组织部的关心厚爱和芜湖市民政局的悉心培养让自己能够不断磨练,提升自我。现在她的重心全部放在工作和家庭上,她认为三十岁之后是爬坡期,还是要锲而不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是要做的事情太多,总感觉时间不够!
个人理想前途要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才能迸发出更大的价值,这是赵挺学姐在谈及党史学习教育和观看《觉醒年代》时最大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提及,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赵挺学姐对此深有感触。她希望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加倍珍惜复旦提供的平台,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结交良师益友,把主要精力花在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见闻眼界方面,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书写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