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行我所行、无怨无悔
——赵贾兴学长访谈稿
BY 王梓萌
校友简介
赵贾兴学长是2011级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2015年本科毕业。2018年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非全日制学习,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某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董事长秘书。
访谈内容
从医学到行政,坚定地听从内心的声音
访谈伊始,赵学长充满怀念地回忆起了自己在复旦大学的生活。学长在复旦的经历非常丰富,大一认真学习刷绩点,以医学院第八名的成绩转专业到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将重心放在了学生会文艺部,参与组织了“校园十大歌手”等重要活动,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三申请去台湾东海大学交换一学期,感受不同地区人文和文化,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时光;大四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实习,并顺利拿到某国有大行offer,准备正式进入职场生活。学长说,复旦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地方,书院制下,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起,互相交流碰撞,常常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带来深刻的启发。
通过学长的讲述,我感到在整个大学四年阶段,赵学长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果断的性格,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很坚定,并且从不后悔。从医学专业转到行政管理专业,还有之后不考研直接工作的决定,在当时都遭到了父母、身边朋友或者老师的反对,但赵学长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识,知道这条道路是适合自己的,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坚定地选择了自己喜欢并且适合的专业,而时间也证明了学长在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赵学长在访谈中反复提及了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适合自己的事。在他决定转专业的时候,当时复旦大学杨校长开学典礼的观点就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复旦的学生都是“自由而无用”的,要找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学长说,大学四年里,关键是要在这段时间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探索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上海到北京,分岔路的第二次选择
赵学长自2015年7月开始,首先在某国有银行上海分行做柜员,之后在上海分行办公室、北京总行办公室、天津分行办公室从事秘书及文字规划等相关工作,2019年理财子公司成立进入综合管理部工作,后被选中担任董事长秘书,成为系统里同级别中最年轻的员工。这是一段堪称传奇的职业经历,短短六年时间,他实现了职业上的飞速发展,这和学长自身的优秀和踏实努力是分不开的。
赵学长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努力+运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重要,要找到自己适合做什么,性格特点在哪里,把长板不断做长,在自己适合的领域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柜员的岗位上,学长踏实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实习日志被评为上海分行优秀实习日志,点钞、技能方面也都拿到了支行的各类奖项,因为表现出色入选参与分行的主持人大赛,并被挑中去分行办公室面试,自此从业务方向转到了中后台负责材料方面的工作,之后被选去北京总行办公室工作。学长说,在总行负责材料工作的那段时间,工作非常辛苦,经常凌晨才能回家,但这段艰苦的经历极大地锻炼提升了他撰写材料的能力,最终凭借这个优势,在理财子公司成立伊始加入,并担任了董事长秘书职位。
从学长的经历中我受到了很大启发,不管什么岗位,踏实工作,有自己的目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的岗位,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学长还提到了一个观点:每一个人所属的环境和工作,会慢慢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匹配,不管起点是高还是低,最后都会逐渐调整为和自身匹配的位置,也就是说,人们都会慢慢去到自己合适的、感到舒服的地方。工作本身并不会有多么愉快,一定是无聊乏味的,我们只是在一堆工作中,选择了一份相对来说可以接受的工作,而每一份工作、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断从身边人和事中学习,就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再去获得更高的位置。
生活中的赵学长,还是一个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而有趣的人,他唱歌非常好听,空闲时间也喜欢和朋友们玩剧本杀、狼人杀、密室逃脱等游戏,是一个兼顾生活的丰富多彩的人。
访谈感悟
在访谈中,赵学长的优秀与个人魅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果断的性格、清晰的目标、踏实的做事风格和自律的生活方式都让他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对于学弟学妹们的请教,他也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分享着自己多年工作生活中的感悟,希望能够对后来人有所帮助。学长多次强调了“树立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的重要性,并告诫学弟学妹们要踏实做事,不要好高骛远。学长的经历与建议从一个经历者和过来人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也会不断地激励着我们,踏实工作,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