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化学顾志强:在化工一线三十年的复旦人

2018-07-04|校友走访


82化学顾志强:在化工一线三十年的复旦人

  

顾志强

复旦82级化学系化学专业,1986年毕业分配到扬州化工设计所(现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14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顾志强是一名化学研发工程师,在化学一线——工作逾三十年,三十年来他遍历农药、基础化工原料、材料等各个领域,见证了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

  

农药高效、安全,剂型丰富多彩

农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类。说起杀虫农药,也许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带着手套和口罩,从棕色玻璃瓶里面倒出粘稠液体,稀释后背着一个大桶在田间喷洒。现在农药已不仅仅是液体、粉剂,还有和医药一样的微胶囊剂、水分散性粒剂,施药方式不仅用人工,无人机施药也很普遍,还有一类剂型无需喷洒,放入水中很快扩散,“就像速溶咖啡一样”。农药的使用效率高,一亩地用量就2克左右。

  

那既然药物是被植物吸收了的,那么会不会有毒,对人体有害呢?现代农药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低毒,低到什么程度呢,大多数农药“它的LD50(半数致死量)要低于糖精”,而糖精上世纪90年代前是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另外国家从2000年开始逐步淘汰高毒农药,像甲胺磷从08年停止生产,百草枯水剂也即将从今年71日停止生产和销售。另外对误食的农药都要有相应的解毒剂,这样就保证了对人的安全性。

  

农业机械化,一千亩地一个人搞定

由于农药+机械化的普及,现在的农村已经工厂化了,不需要太多人,“一千亩地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喷药都是无人机喷,一个村子的土地可以由两三个人承包下来,剩下的人可以出去打工,也可以留在村里做农业工人。”

  

农业的核心是产量和效率,抓手是农药、种子和肥料和机械化。由于农药、种子和肥料使用,亩产量从200斤达到七八百斤,杂交稻更可以达到一千多斤,“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准高了,我小时候主食多菜少,一顿可以吃一斤米饭,现在大家一顿只吃二两,而且很讲究口感,所以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

  

现在很火的有机食品的标签是不用农药,低化肥,但它的成本也高,产量低,主要采用生态防治,但大面积推广不具备条件,其实普通农产品安全性也是有保证的。

  

化工的低能耗、绿色化发展是趋势

环保已经成为制约当代化工发展的途径,其实“三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现在的化工厂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面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比如生产化工中间体副产氯化钠产生的废料可以用来做烧碱,日常消耗的的甘油也来自于清洁能源生物柴油的副产。

其实化工产生的“三废”最终还是要用化工手段解决,以前主要是投入和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对化工企业要求的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绿色清洁发展是必然趋势。

  

材料产业市场巨大,但国内技术差距很大

相比基础化工原料,材料是化工终端应用的产品,但与国外差距很大。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不能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研究得很透。”比如环氧树脂就有三十几个牌号,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一样,很多材料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独家定制”。

  

二是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需要从“人-操作工,机-生产机器,料产品原料,法操作程序,环制备环境”五因素方面控制,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当然现在许多领域用机器人替代人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