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复旦人上榜“科学探索奖”

2022-09-19|校友喜讯

9月15日上午

2022年“科学探索奖”名单正式出炉

50位青年科学家上榜

其中包括5位复旦人



9月15日,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包括复旦大学老师、校友在内的5位复旦人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雷震、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张凡、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范智勇、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功。他们凭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脱颖而出。


“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


今年,“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共10个领域遴选出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的中青年科学家进行资助。




图片

雷震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1级硕士、2003级博士校友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突破科学和技术的瓶颈,往往需要如偏微分方程等应用数学基础理论的支撑,雷震教授的研究就聚焦在流体方程组解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领域。他发现了不可压流体新的非线性内蕴结构,提出了“强零条件”的概念,基于此完整建立了不可压弹性及粘弹方程组解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和整体粘性消失理论,得到了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组改进的奇点维数估计及轴对称古代解的刚性定理,建立了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局部精确边界能控性理论。成果得到了包括多位菲尔茨奖、沃尔夫奖获得者在内的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图片

彭慧胜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00级硕士校友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

彭慧胜教授主要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提出并合成出具有多尺度螺旋取向结构的高分子复合纤维,揭示了电荷在高曲率纤维表界面快速分离与传输的机制,建立了纤维器件的设计路线,赋予纤维器件发电、储能、显示等重要功能;发展出高分子纤维器件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建立了通过编织策略构建纤维集成器件的新思路,获得全柔性的织物电子系统;若干基础性研究成果已进入工业应用。



图片

张凡

复旦大学化学系2005级博士校友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荧光成像作为一种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无电离辐射的分析手段,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荧光探针波长较短,由于受生物组织吸收和散射影响,仅能实现细胞和超薄组织切片等体外样本的高分辨率成像分析。如何实现活体深组织高灵敏度成像存在巨大挑战。张凡教授过去10余年聚焦波长大于1000nm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设计与合成、成像仪器的开发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实现了活体深组织高分辨率成像,而且解决了活体多指标检测难题。这些近红外研究的新发现和活体深组织成像的新方法取得了广泛国际学术影响,推动了近红外光学成像领域的快速发展。



图片

范智勇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1994级本科、1998级硕士校友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现为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香港科大智能传感器中心主任。研究兴趣集中在微纳仿生光电材料与器件,包括新型光伏、发光器件,光电和化学传感器等。其中气体传感器技术已进入产业化。迄今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了220多篇学术论文,另有专利30多项,高新技术企业一家,为2018科睿唯安高被引作者,全球前2%学者。




图片

程功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3级硕士、2005级博士校友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程功教授主要致力于蚊媒病毒感染传播机制与抗病毒免疫研究,从分子层面阐明多种重要蚊媒病毒感染传播的分子机制及宿主免疫保护机制,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生物学基础。程功教授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促进了蚊媒病毒传染病知识概念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代表着我国在蚊媒病毒传染病这一生命医学热点领域的重要突破。程功教授以通讯作者 (含共同) 或第一作者在《自然》《细胞》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及特邀综述40余篇,首次阐明寨卡病毒暴发机制、提出针对蚊媒病毒传染病的新型传播阻断策略,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



科学探索奖2022年获奖名单

图片
图片


来访:公众号 复旦大学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