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裕:与自己相处的自媒体人

2020-01-14|复旦人物

有人说“一旦把兴趣变成了工作,也就失去了兴趣”,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遵从内心跳出舒适圈的原因。


当然,兴趣和工作二者并不冲突,只要你热爱着、坚持着就可以做自己。


新的一年,“复旦人物”带您走进傅盛裕校友,一起看看“80后”的他是如何坚守内心,把兴趣和工作完美的结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与自己相处的自媒体人


(全文转载《复旦人》第33期)

傅盛裕 

新闻学院2009届本科、2012届硕士

青年作家、编剧、自媒体人


“我长大想做科学家!”“我要做警察!”“老师、医生、消防员……”当其他的幼儿园小朋友很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标准答案”时,小小年纪的傅盛裕犹豫了。


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什么是专栏作家、什么是媒体人,只是懵懂地知道,未来要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的寻找在傅盛裕上中学时有了答案,他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写作,可以有机会一窥外面的精彩世界。也是从那时起,傅盛裕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在高考志愿中填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编辑、记者、专栏作家到编剧,还有知名的自媒体“傅踢踢”,他一直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断前行。


旦复旦的日子


2005年9月,傅盛裕来到复旦报到。“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学第一天,正门口的横幅上写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同学!’——不是‘全国各地’,而是‘世界各地’!”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即将就读的这所学校与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我只是一个很渺小的、平凡的个体,但在那一刻,能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为我指明方向……这是我来复旦的第一天。”


之后的七年时光,傅盛裕都在复旦度过,除了一待就是一整天的图书馆,他还喜欢去听讲座,去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


在校园里散步,是傅盛裕喜欢的运动方式之一,也因此有着关于校园四季的专属记忆。


春天的光草是校园民谣的专场,空气中回荡着吉他的旋律,氤氲着轻柔和缓的浪漫。生物楼前有一棵繁茂似伞的大树,它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傲然撑出一大片树荫,在那个没有空调与微信的时代,这片地儿就是最好的聊天室。秋天的光华大道铺满落黄的梧桐叶,细细碎碎的“呲啦”声和着人们轻轻浅浅的脚步,交织成别样的“秋日私语”。复旦的冬天是安静而湿润的,大家都躲在围脖和棉袄中,偶尔也有片片雪花飘进同学未来得及合上的书页中,慢慢融化,晕开一抹淡淡的水渍,这是雪花的梦,也是傅盛裕记忆里最值得珍藏和怀念的“奢侈品”。


为你照亮一条路的人


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带2009级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已年近花甲,傅盛裕常常惊讶于自己导师的“时髦”——看最新的书,关注最时兴的话题,以及永葆一颗好奇心。


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会是师门“华山论剑”的时间。从热门话题到学术概念,从新闻时务到媒体改革,从社会阶层到宏观经济……同学间思想的碰撞往往能擦出新的火花,这是单枪匹马钻研学术很难得到的多维思路。最后,导师就大家的观点和想法做归纳提建议,也会推荐阅读书目,他的总结总是更有高度和深度,让大家受益匪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回忆起复旦求学的心路历程,傅盛裕感慨道:“当我们在一片茫茫的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其实比你站得高、看得远的人,已经给你照亮了一条路,我们可以顺着他们的路走。当然同时也应该抱有坚持、反思和质疑的精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们为你照亮的那条路,能够让你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思辨,受老师潜移默化影响的还远不止这些。“和十年前相比较,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下降。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到50岁、60岁,甚至更年长的时候,仍然能够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去迎接生活带来的新挑战,不断地去适应这个世界的新变化。导师身上这种持之以恒的自律,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事业的热爱,也会激励着我们去不断刷新自己,与时俱进。”傅盛裕说道。


梦想,从《复旦青年》出发


傅盛裕报考新闻学院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做记者。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小社会中的新闻也是需要有记者来报导。校园的环境相对封闭,各类消息便于收集,傅盛裕认为成为一名学生记者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于是他加入了《复旦青年》这个校园媒体,这里成为他朝着梦想启程的始发站。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复旦青年》由头版、新闻、学术、国际政治等板块构成,傅盛裕负责头版和新闻板块的素材内容。从讨论选题到定版定稿,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会手把手向他们传授经验,也很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这样的训练给刚入职的“媒体新人”很大的发挥空间。


新闻无小事,再小的报道也需要记者去跑现场,因此在做采访的过程中傅盛裕体会到了做记者的乐趣,锤炼了自己做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技能,积累了很多课本外的实战经验,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闻行业和记者这一职业的理解。


除了写新闻稿之外,傅盛裕也常涉猎其他形式的写作。临毕业时,傅盛裕的一篇关于《舌尖上的复旦》美食文章成为毕业季爆文,一时“复旦纸贵”。谈及此文,他谦虚道:“文章受欢迎并不是因为自己写得好,而是因为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文化认同。”每一个感受过复旦生活、复旦美食的人,那些在每个餐厅、每道菜里留下故事的人,都能从字里行间中读出内心的留恋和渴望。由此他逐渐明白,一篇好文章并不是因为有天花乱坠的辞藻,而是要有能直击人内心的情感共鸣。


记者采的是食材,编辑练的是刀工


2012年,傅盛裕毕业进入《文汇报》工作,四年间经历了三个部门、三种职位,分别是编辑、记者和评论员。编辑是磨练心性,记者是驾轻就熟,当评论员则是他事业的转折点。


初进《文汇报》的应届生都要经历近一年的轮岗期,傅盛裕的这一年被分配到了国际新闻部。这里的国际新闻采写都是由驻外记者完成并发回的,驻守后方所做的则是编辑工作。“对我来说,那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你知道我们在学生媒体,包括我在新华社和《解放日报》实习的时候,都是可以出去‘跑线’(做记者)的。跑线就会感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你只要找到线索、找到联系人,然后编辑或部门主任认可你这个选题的价值,稿子就可以由着你自己的兴趣和你的想法去写。来到《文汇报》之后发现做编辑更需要耐得住寂寞,要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施展精炼的功夫。”


形成一篇好新闻就像做功夫菜,看上去都是很日常的食材,不用添油加醋也不用重麻重辣,刀功的精准度和分寸感才是尤其重要的。有了这个能力,才能把事情掌握在合适的节奏上。


轮岗结束后,傅盛裕来到《文汇报》的经济部,有了在编辑部的经历,再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他感到跑新闻更加得心应手。工作之余,他也没有放弃在网上的关于文化和情感的专栏写作,并在机缘巧合下,被领导看到了自己的文章。


随后《文汇报》改革并转型为文化类大报,版面经过调整后,经济和政法类报道被削弱,因为之前在网上写专栏的原因,傅盛裕被转到文化部写评论和深度访谈。


“对我来说,在文化部那一年是特别好的职业过渡期。因为做记者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采访、联络、沟通这些跟人打交道的事情上,而我在轮岗一圈后感觉自己最大的兴趣还是喜欢单纯的写作。”由此,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公众号“傅踢踢”。


自媒体:与自己相处


2016年8月,傅盛裕做了一个选择,从《文汇报》辞职去做自媒体。做出这样的决定显然是经过一番纠结的。在《文汇报》工作期间,同事和睦,领导赏识,一切发展顺风顺水,并且在父母和外界看来,这是一个“铁饭碗”,可以受用终身。但他更喜欢自媒体工作带来的新鲜感,也相信自己在这份工作上无论遭受什么打击都不会退缩的热爱与激情。


“我觉得追求安全感完全没错,但对我而言,如果一份工作失去了挑战,失去了焦虑和不安,那么我的成就感同时也就失去了。在报社工作,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它的挑战对我来说越来越小。同时我感觉传统媒体给一个人的成长空间相对来说越来越有限,我对职业的追求没办法在传统媒体的某一个岗位上实现。”这么想着,傅盛裕决定放手一搏。

最初傅盛裕注册公众号的想法很简单:它是一个自留地。在本职工作之外,写一些纯兴趣导向的文章。“傅踢踢”的文章以流行文化和情感为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写过一篇关于《漂洋过海来看你》这首歌的文章,有很多粉丝看完之后在文章下面留言讲述自己异地恋的经历。当你把这首歌的故事剖开来给大家看的时候,读者是拿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跟你交换的。而且公开的留言所有人都能看到,就像是一颗颗星星在夜雾中被点亮,你会发现原来一首歌可以让那么多彼此不认识的人,基于这个话题、这种情感产生关联。所谓的流行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看上去像是在描述一种现象、一种结果,但其实我觉得流行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共通之处。”


自媒体人的自我认知常常处在天平的两端:写出一篇爆款文章时,很容易自信心爆棚;如果之后发表的文章无人问津,便会让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


“做了自媒体以后,我发现和自己交谈的机会变得非常多。”傅盛裕说,“我觉得如果把自媒体当作一个产品去做的话,一定要尊重数据,它能帮助判断读者的想法究竟是否跟你的一致。但数据只会告诉你目前的情况,至于是要坚持走这条路,还是要基于这些数据反馈换一条路来走,这需要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做了决定之后,你会去关注每一篇文章流量高不高、评论的人多不多、当中有多少骂你的人……时时刻刻处在一种和自己较劲的过程当中,这就是我的日常。”


这也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别:传统媒体的反馈链条比较长,且不量化,除了读者回信以外很难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被大众认可,只能靠从业经验大致判断;而发布在自媒体上的文章,实际效果则可以通过数据和留言回复等方式迅速且直观地看到。


如今,随着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走上网络媒体的变革之路,这是趋势,亦是诸多媒体人转型的契机。傅盛裕只是遵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自留地”里和自己相处。


如果有机会,他会这样告诉曾经刚踏入复旦校门的那个自己:你很优秀,但还没有成为你心目中那种了不起的人。你会不断奋斗,永远坚守自己的内心,总有一天,在烈日当头时,你会成为自己的树荫。


 组稿|复旦大学校友会

 来源|《复旦人》第33期

 文字|张嘉匀

 编辑|邓丹


 服务校友  服务母校  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