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复旦人 | 李曦萌:在大凉山做公益的洋校友

2021-04-02|复旦人物

每年,复旦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毕业后,他们有的选择留在中国,让梦想之花继续在这片广阔之地上盛放;有的选择回到家乡,用所学知识服务自己的国家,承担社会责任。


今天,一起来读一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李曦萌校友的公益故事,看一看他在四川省布拖县如何实现“就是要把教育慈善做好”的朴素心愿。


李曦萌校友

图片


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丹麦籍,1987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校友,特雷通集团创建人、REED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金创始人。2019年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2006年获“白玉兰纪念奖”。


本文来源第35期《复旦人》 



中国有一千两百万的适龄儿童未能接受学前教育,其中一万五千个在布拖。复旦校友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怀着“就是要把教育慈善做好”的朴素心愿来到布拖,让学前班教育的潜能在此释放。目前,基本实现系统管理的学前班数量已达到一百个,覆盖儿童超过四千六百名,李曦萌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动员更多政府机构、合作伙伴、家长和社区组织,一起致力偏远地区的幼儿教育的发展。



01

为慈善事业而来


图片

青少年时期在非洲的李曦萌(右)


扎根边穷,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是李曦萌的家族基因。


李曦萌父母是扎根非洲支教的知识分子。李曦萌的父亲在完成十二年大学学习,读完三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并完成相关博士后研究之后,和同时修读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李曦萌母亲于1980和1992年分别前往非洲。80年代的时候,随行的李曦萌还未成年。


“在那个时候,我父母觉得丹麦有他们和没有他们区别不大,但是非洲有他们没有他们区别很大,所以他们就选择去非洲支教。”李曦萌介绍说,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在城镇,所以城镇人口相对多。“但是非洲情况就不一样,中国的县城在非洲就算大城市了,非洲的乡下是实打实的村庄,只有寥寥几个草屋。”


在莫桑比克这样贫穷的国家,很多人拿到教师资格以后,并不愿意回家乡。但莫桑比克有八成左右的文盲在乡下,没有老师教他们,识字就无从谈起。李曦萌的父母在非洲创办了类似中国的师范大学,旨在训练非洲乡下的老师,并让他们留在乡下任教。对于乡下的老师与学生来说,李曦萌的父亲精通的天文学和物理学不具有太强的实用性,所以李曦萌的父亲就开始研究适合莫桑比克老师的教学方法,编写高中数学教材。三十五年来,已有几万名老师从李曦萌父母创办的学校毕业。李曦萌的父亲在非洲坚持工作到2018年才回到丹麦,那时他已年逾九十。


李曦萌跟随父母亲前往津巴布韦的时候只有十三岁,适逢非洲战乱,他跟600多名非洲难民朝夕相处,深深体会到物质缺乏给当地民众带来的生活方面的艰辛。


李曦萌认为,父母在非洲支教的经历和自己在非洲的生活经验使得他学会了吃苦,这对他做慈善事业有很多启发。因为李曦萌需要自己管理企业,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像父母那样在乡村全职,所以李曦萌就选择组织REED基金,在中国延续父母的乡村教育理想。


于是,李曦萌成为了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基金(REED)的创立人,REED 基金由来自全球的商界人士捐赠支持,同时也受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与当地政府和教科局密切合作,由上海互济公益基金落实行动,对在岗辅导员进行培训、管理和支持,支持学龄前3-6岁学龄前儿童的午餐和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贯彻实施POF(Preschools of the Future,未来希望幼儿班)的管理理念。


02

深耕学龄前教育


在早期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李曦萌遇到很多难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群体的选择。李曦萌花了很多的时间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研究,并重点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最终李曦萌采纳了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Mary Young教授的理论。


Mary Young教授认为,3-6岁是人类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为生活、健康和经济生产力进行投资,性价比是最高的。早期健康发展能为将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早期的大脑发展从神经学和生物学角度来说都能产生终身的影响,包括对健康,学习能力和行为各方面的影响。


“因为学前班的孩子可塑性最强,能把学到的知识即学即用。”李曦萌随即决定投资贫困地区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从而用有限的资源做精准扶贫。


经过前期考察,李曦萌把项目落地锁定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彝族聚居区布拖县。国家近年来投入很多力量为贫困县地区铺路修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当地推动“一村一幼”政策的实施。但是政策落实与人民观念转变之间还存在很大的时间差,当时凉山州的整体学前教育质量尚未得到保障,教育资源匮乏、缺少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仍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像布拖的山路那样崎岖坎坷。


“他们认为洗衣服会把衣服洗坏,洗澡会让人生病,在家里生火不能开窗”。李曦萌认为造成当地民众生活观念久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低造成的。“这些观念在当地当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布拖气温零下10度、海拔三千米,在这里洗澡真的有生病的风险,在家里开窗会感受到严酷的寒冷。但是完全不洗澡、完全不开窗,就有很可怕的卫生隐患和安全隐患。”李曦萌说,他们在布拖第一次进教室就闻到很重的“孩子味”——当地居民有跟动物混居的习惯,再加上长期不洗澡,孩子们身上有很重的味道;山里的冬天很冷,屋内生活取暖,孩子们在屋子中被熏得浑身乌黑,有时候甚至会因没有及时开窗通风而中毒。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李曦萌坚信孩子们在学校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回家之后也会要求家人做到勤洗手、洗澡、生火要开窗等等。“教育好孩子,一家人的生活习惯都能得到改变。”


除了好习惯的养成,教孩子们说普通话也是REED未来希望幼儿班的首要任务。布拖所在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孩子们普遍讲彝语,但是小学的教学使用的却是普通话。李曦萌通过走访,发现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因为听不懂老师上课,被家里要求辍学。他下决心改变这种现状,让学前班的孩子们学会普通话,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项目运营几年之后,李曦萌做了相关调查:“上过学前班的和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不但在小学成绩好很多,而且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不会觉得自卑。”


03

摸着石头过河


图片

2019年,李曦萌在布拖县REED赞助的火洛觉村幼教点


REED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在早期落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李曦萌自嘲说自己“是一位越挫越勇的斗士”。他与家长沟通寻求理解,与出版社沟通寻求合作,与多个基金项目沟通寻求支持,最大程度地保障该项目所覆盖村落的所有孩子们都有书读。


在最初的四年时间里,李曦萌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培训、辅导和监督项目的执行质量,并最终赢取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


此前因为当地工资待遇低,从布拖走出去的具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都去了大城市工作,而留下来的当辅导员的都是只有高中毕业的年轻人。由于薪资待遇不高,招募的很多老师工作纪律涣散,甚至上课期间不到岗,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后,REED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在辅导员招聘上提高了标准和待遇,建立比较严格的辅导员管理制度和一系列行为规范,并派出专员考勤作为给辅导员额外奖励的依据。介入学前班的教学监督和管理是李曦萌团队的首要核心事务。


李曦萌对于乡村基础教育的朴素理解就是,“把一些城市里面的人觉得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普及给当地的校长、老师和孩子的父母,把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分享给他们”。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李曦萌非常慎重,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团队编写的中文教材。后来由于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在获得当地教育局的认可后,也在其他县的学校加以推广和使用。


6年过去,3-6岁REED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的规模从开始的6个班级扩大到对60个自然村和100个幼儿班的覆盖。李曦萌以及他的12位管理人员不仅完成187名辅导员的培训和监督,还要经常性地应对山区常有的交通、水电、辍学等问题。一二年级的小学一般设在行政村和县城,而学前班都设在自然村。平时学生和家长都要要走几公里山路才能到学校,所以当地很多家长不太愿意送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子家的家长。冬天温度达到零下的时候,有不少孩子光着脚来学校,有些孩子家里厨房没有灯,每当大雪封山的季节,也是李曦萌一行人往山里进发的时候,他们会带去孩子们需要的物资和温暖,为他们点亮物质上与心灵上的一盏盏灯。


没有沟通就没有重视,家访是和家长们直接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李曦萌鼓励家长走近REED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李曦萌告诉家长们,只要上学前班,国家就会给免费的营养餐,午餐有肉有汤有菜,而不是像在家里那样在坑里烤土豆吃。家长们看到实际的好处,看到孩子在学前班的成长,他们的态度也就发生变化,邻里之间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沟通,也就能对学前班的教育达成认可。“现在学前班开家长会,所有的家长都会来。”


看到项目发展获得的显著成效,李曦萌又找到丹麦的乐高基金谈合作事宜,他的理想目标是“在四川凉山的越西县再支持130个左右的学校”。


从跟随父母在非洲援教,到独自和三两个好友来上海求学和创业,再用自己所能去投身中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公益事业,李曦萌用自己的执着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布拖县的乡村教育,让孩子们对未来怀有梦想和希望。


在李曦萌的帮助下,四千多个孩子得以进入幼儿园开启不一样的童年生活,这个数字比他自己公司提供的就业岗位还多,李曦萌也当之无愧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04

津津乐道校园事


2019年李曦萌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山里的人不怎么看重上海的白兰玉奖,他们还是觉得我是个来自遥远地方的商人,只不过(能获这个奖的人)起码不是坏人”。李曦萌边说边拿起印有复旦大学Logo的杯子轻抿一口水,笑了。


离开复旦多年,李曦萌的心依然留在这里。


1987年,李曦萌和另外两个同学从丹麦飞经香港,然后乘火车来到上海,寻找心仪的大学学习中文。在比较了复旦、同济跟华师大之后,他们选择入读刚刚成立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作为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第一届的学生第一批说中文的外国留学生,李曦萌在校园中是“稀奇的”,他作为留学生代表经常受到复旦广播台的邀请参加节目,虽然当时的中文说得半生不熟,现在回忆起来却充满乐趣。


90年代初,校园摇滚的风尚刚刚开始流行。李曦萌对中国的摇滚文化非常认同,在校期间曾成立过乐队,现在家里墙上还挂着窦唯年轻时候的艺术照。闲暇时,背起心爱的萨克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吹拉弹唱,这是他最惬意的时候。


在复旦的学习经历,助力了李曦萌现在的事业和家庭,所以他也想把这种由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带给更多山里的孩子们


未来,不是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