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复旦管院之校友“她”力量 | 活动新闻

2021-04-02|院系校友组织新闻

SPRING


时代飞速发展,经济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开始打破传统社会的成见,走到了舞台的中央。无论是30+的活力,还是40+的优雅,抑或是50+的气质,“她”力量的绽放,已经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了女性特质的非凡韧性以及出众风采。


图片

(嘉宾合照)

+ + + +


3月19日,在上海御承堂博物馆,由复旦管院校友中心牵头组织的遇见复旦管院之校友“她”力量圆桌论坛成功举行。十四位优秀女校友们欢聚一堂,在博物馆参观之余,就女性领导力、家庭及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图片

(参观御承堂博物馆)


领导力是一门艺术

女性特质更有优势

本次HER圆桌活动一开场,首先由2011级复旦MBA、联发科技HRD蔡萍校友主持关于解读女性领导力的圆桌讨论,引领大家一同反思如何解读女性领导力、女性领导力有何特点、如何培养及提升等问题。


1996级复旦MBA、上海广盟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星校友率先表示,自2003年创业以来,她深刻地感受到,管理是一门科学,但领导是一门艺术,你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形成领导力。所以,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者,在通过时间的沉淀与累积,不断提升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善用女性特质,把自己的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到团队,带领大家不断向前迈进。


通过跟大家分享自己对于领导力认知的心路历程,2001级复旦-BI(挪威)MBA、上海朴道水汇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麻英君校友谈到,女性千万不要因为性别而自我设限。在团队培养上,她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善用教练型领导风格,积极启发并引导员工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共同收获成就感。


图片

(左 蔡萍校友分享,

中 周星校友分享,右 麻英君校友分享)

对于女性领导力的特质问题,2016级复旦EMBA、中基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柳萍校友进一步总结道,由于女性往往更擅长沟通与交流,普遍会在换位思考、同理心、矛盾处理、调和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在职场上,我们大可不必把自己当成需要照顾的弱者。”


1994级国际企业管理本科、上海御承堂博物馆总经理蔡史印校友则从职场生态入手,建议大家多多包容那些有孩子、有家庭、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晚婚的女性朋友们。事实上,当代女性已经非常优秀,台上台下也都很能吃苦,如果能多给一些机会和平台发光发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职场经验与管理者经验都同样丰富的1996级复旦MBA、原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潘明华校友也分享了她对于女性领导力特质的理解。她认为女性特有的性格特质会在领导团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更亲切、更善于沟通、更有市场敏感度等。如果女性领导者都能善于利用这些优势,相信女性领导者的韧性和决断力都会强于男性领导者。

图片

(左 王柳萍校友分享 

中 蔡史印校友分享,右 潘明华校友分享)


育儿就是育自己

母亲角色同样重要

随后,由2014级复旦EMBA、收稻智客平台创始人、总经理黄悦校友接力主持关于家庭及亲子关系的圆桌讨论,鼓励大家尽情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共同探讨家庭理念、角色扮演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家庭关系等问题。


在平衡工作与家庭方面,女性往往需要直面更大的责任与压力。对此,黄悦校友主动提及了自己当初在二次创业与陪小孩赴美读书之间艰难权衡的一段往事,并表示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育儿,其实也就是育自己。


同样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有感而发的还有2002级复旦IMBA、2016级DBA、济达(上海)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黄芳校友。她表示,离开复旦管院十多年后,让她重新有勇气回学院再次深造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让他看到妈妈的这份勇气,以及白天上班、晚上写作业写论文、周末上课的这份坚韧”。她相信这对于孩子一定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图片

(左 黄悦校友分享,右 黄芳校友分享)

在亲子关系方面,1999级工商管理本科、宁波协源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炜炜校友则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对于很多方面可能比家长还要懂,所以不要试图去强加东西给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2010级复旦-港大IMBA、小小莫扎特钢琴馆创始人孟艳校友也赞同这一观点,她认为“其实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心是向善向好的,只是我们没有了解到他/她真正在乎的点。”


从事教育行业的2011级复旦-港大IMBA、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副校长奚恺菁校友就工作上的观察分享了她的看法。她认为没有唯一最好的教育方式,不管原生家庭是粗放型、放养型、鼓励型、圈养型,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都可以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而在这样环境下生长的孩子,最终都会发展得很好。

图片

(左 冯炜炜校友分享,

中 孟艳校友分享,右 奚恺菁校友分享)

学会与自己和解

成长才会更坚韧

最后,2011级金融工程硕士、UniCareer创始人余佳校友主持了关于如何与自己相处的圆桌讨论,引导大家积极分享如何更好地安排业余生活、畅享更有意义的高品质人生。


通过与大家分享自己童年时期的故事,余佳校友提醒大家,理解人性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首先需要学会的是理解自己。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发展业余爱好,其实都只是流于表象,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对自己的心力有更多的探究,学会与自己和解,才会成长得更坚韧。


蔡史印校友则提议,不管是为了抗衰,还是为了保持状态,抑或是为了工作得更长久一些,大家都一定要注意多多运动、多多读书,不管长到多少岁,都要保持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2013级复旦-港大IMBA、萌基金理事会前任理事长洪露校友就“自我探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尝试回答两个问题:“应该做什么”和“喜欢做什么”。有可能开始时会发现两者不一定是相同的,但慢慢发现有时“应做之事”会变成“爱做之事”。因此尽早尝试各种可能性,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是很重要的。


2005级复旦-BI(挪威)MBA陈伟校友则着重强调了遵从内心、勇敢做自己的重要意义。她谈道,做好自己不是要多成功、赚多少钱,而是认真努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你的孩子,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和学习的榜样。

图片

(左 余佳校友分享,

中 洪露校友分享,右 陈伟校友分享)

+ + + +


敞开心扉,坦诚沟通,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她”力量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事业成功,家庭美满,无数女性正在积极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幸福方程式。而复旦管院校友中心即将重启针对女性校友的校友组织HER Club 2.0,恰似一段最美好的开始。


感谢1994级国际企业管理本科、上海御承堂博物馆总经理、黑暗中对话(中国)社会企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蔡史印校友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来源:“复旦管院校友中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