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友会成功举办罗健敏先生见面会活动

2025-07-11|新闻


2017年6月,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组织过一次纪念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发现佛光寺80周年的山西古建之旅,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重走大师之路的活动,并在这次活动中结识了梁思成先生的弟子,清华建筑系61届毕业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罗建敏先生。在梁林先生那个年代,佛光寺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在唐代就有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建筑,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极大的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图片


时隔八年后,在友人的建议和热心帮助下,经过与罗老师的多次沟通,终于在2025年的6月29日下午,邀请到罗建敏老师以他的出版物《流动的风景》为主题,在全民阅读公益项目[作者面对面]的推动下,在位于德胜街道裕民中路的北大纵横,为复旦大学在京校友们举办了一场生动的分享活动。北大纵横创始人王璞先生、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胡新宇先生、知名女作家万芊女士以及来自复旦、清华、北大等多位学者和读书爱好者亲临现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


在复旦美学社负责人梅清进行简单开场之后,本场第一位对话嘉宾王璞先生首先代表大家向罗老师提出了多个与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有关的有趣话题,一开场便引发了一阵热烈的讨论。


图片


大约从三点半开始,89岁高龄的罗健敏老师终于开始了有关他个人人生故事的开篇。“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小的时候我曾生活在被日本人占领的哈尔滨,做过十四年的‘亡国奴’......”他娓娓道来。他用儿时亲历的抗战胜利的见闻为我们生动的回顾了那段历史。紧接着他又讲述了他是如何选择和决定报考清华建筑系,以及如何从高一就开始励志和准备,最终实现明确人生目标的。


图片


在这之后,罗老师介绍了他的个人水彩集《流动的风景》出版成书前后的故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其中的水彩画作品,也讲到他曾经跟太太一起赴法国旅行和工作的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并朗诵了他在乘火车去往法国途中所写的诗歌。讲到精彩之处,台下不时响起阵阵的掌声。


图片


随后,罗老师又给大家上了一堂十分专业又形象生动的建筑审美和设计案例课,点评了多个国内现代建筑在设计理念和价值观方面与实用主义的背离,提出他对中国建筑业的担忧,也向大家展示了多个他曾成功设计和获奖的建筑作品,包括凯旋大厦(现国家造币总公司)、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北京和平宾馆新楼等。整个分享大约三个小时,一气呵成,在场听众听的津津有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胡新宇先生上台与罗老师一起,再次就有关梁、林两位先生对中国建筑发展和古建筑保护那段历史做了讲述和对话,并向大家推荐了三本相关内容的经典书目。复旦美学社也发出有关这三部书的作者分享会的邀请和期待。


图片
图片


整场活动从下午2点开始到大约7点结束,分享持续了4个半小时之久,罗建敏老师讲述了他个人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精彩见闻和人生经历。从开始到结束,他始终情绪饱满,思维敏捷又不失风趣幽默,经常引的现场笑声不断,这样的个人风采也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为复旦年轻校友树立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生榜样。这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场专业的建筑美学设计课,也是一场精彩的人生艺术课。


活动的最后,现场复旦校友和听众一起进行了大合影。复旦、清华、北大三所中国百年高校学子在此刻齐聚一堂,共享中国现代教育百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一起为永不落幕的青春点赞!


图片

“复旦美学生活传习社”以传统文化和美学为核心内容,为校友们组织和开展活动。分享美学生活十艺与生活美学十雅,欢迎有兴趣加微信MQueen688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版权归属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本编辑部已经尽我们所能验证校友身份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校友会不对信息真实性以及引起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风险和责任;请各位校友在选择信息时仔细辨别。

来源:公众号 复旦北京校友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