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复旦大学百廿华诞的喜庆余韵与校友会的拳拳爱心,7月18日至20日,复旦福建校友会由章英芬会长带队、常务副会长杨清伟、高级顾问戴金珊、陆娱校友、复旦之友尚勤等一行5人来到重庆,开启了“看望在渝福建校友、探访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拜访复旦重庆校友会”之行。通过2天多的交流学习,增进了两地校友的友谊,通过重温复旦精神,再次震撼和净化了心灵。

山城盛夏晤校友(18日)
喜荣是从福建赴重庆工作的优秀校友,福建校友会情寄校友,早在去年便盘算着要来看望。或许是想将这份关怀传递得更炽热些,特意选在炎热的夏季启程,把复旦的温情与福建校友会的心意一同带到了重庆。见面是喜悦的、问候是暖心的,祝福是真诚的,每一个瞬间都格外动人。一句“重庆的伙食习惯吗”、“在这一切都好吗”也让校友无比感动,大家七嘴八舌问问近况,聊聊思念,汇报校友会的近况,句句透露着家乡校友浓浓的支持与牵挂。

烽火旧址忆校史(19日)
为进一步增进福建和重庆校友会之间的友谊,深刻领悟复旦精神,福建校友会一行与重庆校友会会长谢建平等校友携手开展参观交流活动。19日,校友们来到了北碚夏坝的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旧址纪念馆。此时的北碚气温近40度,让校友们热情更加满怀,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纪念馆,开始了参观和体验。

卓越而有趣的谢建平会长亲自做讲解员,结合图片介绍历史,纪念馆里充满了温暖而愉快的气氛。
77级经济系校友戴师兄对照展陈,为师弟师妹们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校史细节,特别是“登辉堂”向“相辉堂”名称演变的渊源故事,让大家对母校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随后,戴师兄还为校友们讲解了复旦校歌的深厚底蕴,大家驻足于复原的校舍前,仿佛听见了战乱年代的琅琅书声 。


缙云上下话文旅(19日)
观完旧址,两地校友一起拜访了重庆校友会优秀校友——西南大学教授、缙云村驻村书记魏鹏校友,这是一位从事旅游管理研究的校友,通过赋能乡村振兴,将缙云乡村打造成了“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缙云乡村位于学校旧址旁,魏校友带大家来到缙云山麓,十分投入地为校友们介绍了乡村的变化情况,缙云山的独特风土人情与农民生产经营状况 。他对当地物产、民风和文化的熟悉与热爱,让大家不仅了解到文旅经济发展的路径,更感受到复旦人立足专业、服务地方的拳拳之心 。

魏鹏校友的驻地实践与研究,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下了生动注脚 。


周公馆里悟初心(20日)
复旦经院校友重庆联络处听闻福建校友到访,同样满怀欣喜与热忱,特地相约7月20日相聚交流,以传递校友情谊,共话两地思想。当日,两地校友一同走进曾家岩50号“周公馆”,在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精神的同时,也让校友情谊在漫步与畅谈中愈发浓厚。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校友会高级顾问戴金珊校友同时担任复旦全球经院福建联络处主任,在重庆炎炎烈日下,两地联络处的成员们相见交流,思想的碰撞激荡出璀璨火花,为这场相聚更添了几分深意。

这座占地364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筑,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的重要活动据点。大家详细了解到,1939年初,为解决办事处住房紧张、便于开展工作,邓颖超以周恩来时任职务名义租下此处,成为党在重庆最中心的战斗堡垒。

站在旧址中,校友们仿佛穿越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重温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国统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艰苦历程,红岩精神的伟大力量深深触动着每一个人,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复旦精神的信念。

此次福建复旦校友赴渝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两地校友之间的联系,也让复旦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未来,两地校友将继续携手共进,为母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致谢:重庆复旦校友会会长谢建平、秘书长鞠远智,校友龚匡雄、魏鹏、刘春燕,以及复旦重庆经济学院联络处曾明秘书长,在此,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文字:陆娱
摄影:戴金珊 刘春燕
审核:章英芬 戴金珊
排版:张婷
来源:公众号 福建复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