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胡馗:十字路口的勇敢者

2021-10-28|复旦人物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三年前,胡馗从复旦博士毕业后,放弃海外博士后offer、上海高薪工作机会,选择回到贵州当医生。


他说:“原因很简单,贵州比上海更需要我”。


网友说:“医者父母心,这位博士真的做到了学医济世,是太多学业有成的人的榜样了。“我很敬佩这样的人,真正的有社会责任感,只想着奉献自己。”


第36期《复旦人》杂志对胡馗校友做过独家专访,记录了他为家乡医学事业不懈努力奋斗的正能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胡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2011级硕士、2015级博士校友,现任职于贵州省人民医院。

2021年,第五届复旦大学五四青年奖章的答辩现场,看着师兄师弟们做出的一个个开创性、引领性的成果,胡馗满心欣喜,也满眼羡慕。


三年前的他,发表了SCI论文6篇,申请专利6项,并荣获“2018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是欧洲心脏病协会会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青年会员。可自从当年做出那个选择,就有很多东西,注定再也不会属于他,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像师兄弟们那样,成为国内国际的顶级专家。


毅然放弃留在上海和前往美国高校的机会,回到偏远的家乡做了一名普通医生。胡馗说自己从未后悔过,“原因很简单,贵州比上海更需要我”。


从大山走出,到家乡中去,这一来一回之间,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曾摆在胡馗面前,而他总能勇敢地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无问西东。

因为努力,所以勇敢


有的人因勇敢而努力,有的人因努力而勇敢。胡馗也说不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种。很难想象,他到底跑了多远、攀了多久,才成为今天的复旦博士、医学专家。


胡馗出生在一个离梦想足够遥远的地方。


“我的童年,是在放牛割草中度过的”,读五年级之前,村里没有完整的小学,他和同龄人只能每天去山脚下的“民办小学”上学,全校只有一位老师,据说有初中学历。到了冬天,塑料膜糊不住木板做的窗户,墙上一个又一个洞“迎接”着嘶吼的寒风。那时的他,从不敢奢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村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胡馗:“你很优秀,将来争取考个本科”。那时候的胡馗还不知道什么是本科。即便如此,胡馗一直以来都是那个上课听讲最专心的、作业写得认真的,成绩也是最好的。


用胡馗自己的话说,如果那时的自己是“领先者”,后来就变成了追赶者,幸运的是,从未停止过奔跑的脚步。


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一直没拿过第二名的胡馗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全校排了100多名,看着与同学们学习基础的巨大差距,他的选择是奋起直追。数不清多少次挑灯夜战,课本被翻到边缘卷起,“除了比较努力,感觉也没有别的技巧”。学校离家30多公里,只有放长假的时候胡馗才会回去,坑坑洼洼的路面,沙粒打在窗玻璃上,车子颠簸得厉害,空气中弥漫着拥挤的气息,他总能站着便睡着。


类似的经历也同样发生在上大学后,来自偏远农村的他,在眼界见识、知识积累、技能才艺等方面都与身边很多同学有着极大的差距,比如他很少见到的电脑,对于很多大城市的同学来说已经成为了“常规玩具”。但胡馗也有自己的“特长”,那便是不浮躁、能吃苦,几乎每节课他都坐在第一排,同学们出去玩耍时,他也基本都在读书、学习,耐得住寂寞,付得出努力,“让我感觉特别骄傲的是,我的大学期间几乎没浪费过什么时间”。


“我感觉自己的求学之路挺坎坷的,跟‘2’特别有缘”,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胡馗高考考了两次,考博也考了两次,虽然过程崎岖,但结果就是好的,谈起这样的经历,他认为首先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这样才能不被压力与焦虑击溃;其次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最后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孜孜努力。


胡馗所学习的心脏外科,曾被认为是医学领域内皇冠上的明珠,但是由于其门槛高、风险大、工作强度高、培养周期长,很多人望而却步,导致这门极具价值和需求的学科,竟然成了冷门专业。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这番话一直激励着胡馗,他说:“观赏风景且应如此,更何况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医学事业?所以,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


胡馗的博士课题研究的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病情凶险,未经手术的患者平均寿命仅26岁。


因为研究的需要,他曾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没间断过一天实验。私人事务还可以安排过来,但临床工作难以协调。作为心脏移植小组成员,胡馗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获取捐献的心脏;他每个月还有5-6个24小时值班。所以,遇到移植任务,无论回到医院多晚,都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完成必须做的实验。遇到值班,便只能在晚上相对空闲的时候,向上级医生请假,得到批准后去完成实验,然后再赶回去继续值班。


“在实验室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常常一抬头才发现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了。”回忆起那段科研经历,胡馗感慨,自己常常在深夜里满怀期待地守望着即将出炉的数据,之后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无限的绝望之中。


然而,生命不息,研究不止。


经过不断的总结经验、优化方案、屡败屡战之后,终于,胡馗成功建立了这一疾病的新型研究模型,并初步阐述其发病机制,为后续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奠定了基础。由于胡馗对这一疾病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国际同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极大认可,他也多次受邀在相关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困难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这是胡馗的科研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因为奉献,所以勇敢

2015年上海马拉松的赛场上,一名选手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倒地不醒。现场一片混乱,听到呼救声的胡馗立刻转身,逆着人群飞奔到现场,他抛下一切杂念,双膝跪地,对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同事们协同合作,插管、除颤,持续高强度的操作后,病人睁开了眼睛,他却累倒在地,“这便是我们学医人的初心”。


走上学医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一生努力,对胡馗来说并非偶然。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的所有专业都填的医学类,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医学是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专业,是一个真正能够帮助到别人的职业”。


因马拉松救人而走红后,很多电视台邀请他参加节目,胡馗基本都拒绝了,唯一接受的是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这个节目我之前看过,是一个知识类的答题节目,我认为对于知识科普等等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在我国,心肺复苏的实施成功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一,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为现状的改变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但他对节目组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让他在节目现场示范心肺复苏的实施。“我讲课的受众最多可能只有几百人,但如果我能在电视节目上展示,可能就会有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看到,也许就可以挽救一些生命”。


2018年5月,胡馗受邀参加美国心胸外科协会年会并做学术报告,这是心胸外科领域全世界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全国只有 4名心外科医生受邀作口头发言,胡馗是最年轻的一个。他侃侃而谈,流利地解答听众的疑问,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他的研究,得到了密歇根大学一位教授的赏识,主动向他递出博士后的橄榄枝,并承诺给他配备资源、设备、团队等等,胡馗婉拒了 。

参加美国心胸外科协会年会

胡馗(右)与导师王春生教授(左)合影


留下来,意味着更广阔的天地,回到家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研究工作可能都无法继续开展,胡馗的心中也有不舍与遗憾。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不止一次鼓励他留下来,有人劝他为下一代的成长着想,有人告诉他留在上海的收入绝对可以在上海买得起房……他可能动心过,但从未动摇过,站在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前,他说:大城市越好,越证明我需要回来,因为上海的病人是病人,贵州的病人也是病人,我希望自己能够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敬畏,所以勇敢

每当胡馗走到病房,常常会有家属戏称:这个笑眯眯的小帅哥又来查房了。


因为心里总是放不下病人,胡馗每天会查很多次房,随时了解并解决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问题。他常常跟实习医生和规培医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告诫他们,要学会体会患者的痛苦,照顾好患者家属的担忧,只有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值得信赖、患者愿意托付健康至生命的医生。


这些话多次在网上走红,好多同学会把它们记在本子上、笔记里,而胡馗却说,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本能,源自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医生这份职业的敬畏。他认为,这份敬畏的养成与他在复旦的求学经历密不可分,尤其要感谢自己博士生导师王春生教授的言传身教。


胡馗读博时,科室里贴着两个横幅,一个是“如临深渊”,一个是“如履薄冰”,“他告诉我们,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尽可能降低风险”。每次做完手术后,胡馗都会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经常要连续好几个日夜守在医院,防止出现突发状况。还有一次,面对一个不听话的病人,胡馗的师弟吼了他,王教授立刻批评了师弟,站在旁边的胡馗深受触动,“对病人的尊重、爱护,真的是可以从心底流露出来的”。


胡馗认为,真正做到敬畏生命、敬畏病人、敬畏职业,除了常怀一颗“仁心”,还要锤炼自己的“仁术”。2014年,胡馗硕士毕业后回到贵州,在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贵州的医学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更感受到,以自己当下的水平,并不足以做出足够大的改变,“这种差距,是软实力的落后,是人才的紧缺”。也正是从那一刻起,胡馗决定考博,博士毕业后回贵州工作的决心也愈发坚定。


胡馗完成自己回贵州后的第100例手术时,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王教授汇报,王教授回复道“量力而行,安全第一”。至今,每次做手术前,这8个字都会在胡馗的耳边回响。


现在的胡馗,早已经成长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心脏外科医生,在自己的家乡完成各类心脏手术600余例,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截至前无一例手术死亡。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的主动脉疾病,一个家族很可能有好多人都得这种病,在贵州,医院采取的仍然是在发现血管扩张后把血管换掉的传统方法,这样做不仅手术风险大,而且仅为“亡羊补牢”。拥有丰富遗传病研究经验的胡馗决定,从零开始,推动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的规范化诊疗,采取基因检测、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家族成员筛查、定期随访、严密监测、药物预防等措施,对患者及家族成员进行规范化诊疗,填补了省内空白,他还积极推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在贵州的开展,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可以说,因为胡馗的归来,无数患者因之改变了命运。但他并不满足,他说,“医疗事业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现在至少还可以工作30年,30年后,我相信贵州的医疗水平、至少在我的心脏外科领域内,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在工作过程中,胡馗也并非没有遇到困难,但是用他的话说,只要信念坚定,坚守着那颗敬畏之心,就一定能遇水架桥、逢山开路。面对基础设施的落后,他告诉自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把现有的食材做好吃一点”;由于引进了一些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方式,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也从不放弃,相信自己的诚心与实力总有一天能打动大家;他始终与母校保持着交流,希望能将不断开拓眼界,让更多新技术、新理念造福贵州。


今天的胡馗,每天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每天早上8点交班,他通常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医院,看望病人,或者做好准备工作;晚上下班时间极不规律,但他会尽量把业余时间来做研究,“临床医生每天都需要给自己进行充电,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少见的病例,我就要查资料、做分析;还有就是要坚持学习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也许就会发现有很多对患者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案,如果不能及时学习,会感觉对不起患者”。胡馗每天平均只能有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他觉得,自己的这种忙碌很幸福。


胡馗的愿望很简单,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他希望每一位贵州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在生病时得到更好的救助。正是因为始终铭记着这一愿望,他总能在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不希望我的家乡、我家乡的人民被甩在身后,不希望他们在身患重病时求助无门”,胡馗说,既然一定要有人站出来,那他愿意做那个开拓者,不管是30年、50年,还是代代接力,尽管个人能力有限,道路曲折,他坚信,坚持总是有意义的。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