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迎来了建院38周年庆典,这一天恰逢二十大胜利开幕。双喜临门,身为医院联合创始人的耿梓轩尤为兴奋,因为对于他来说,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若干战略部署,非常契合他从我国最早的社会办医“拓荒者”,转为大健康产业布局者。
耿梓轩用“春雨润物暖人心”来形容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健康产业的引领与部署。他从创办专科医院、医院投资集团到健康科技集团,再到布局大健康产业,一路突破创新,不断拓展事业的边界,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紧扣新发展的脉络。
耿梓轩 校友
2003级复旦EMBA
优艾贝(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上海融智汇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复旦大学EMBA医疗健康产业协会会长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副理事长
医疗技术为根本,公益属性放首位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4a2a5647-2a78-4b5b-9f13-72997eb27a4f.jpg)
耿梓轩主持“春雨工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出身中医世家的耿梓轩,从小跟着父亲行医,大学第一专业也是医学,如此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功底,在28岁时即被评定为副主任医师。正是年轻时这段从医的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远大的梦想。
与一般医生成长轨迹不同的是,耿梓轩在临床及医院管理上卓有成就时,华丽转身选择了创业。上世纪90年代,他便创办自己的医院,成为了中国社会办医领域名副其实的“拓荒者”。
然而,作为一名医生,耿梓轩更明白:“医院要发展好,医疗人才与技术是根本。”经过多年临床与管理经验,,他提出了以“科研和人才相互促进”的医疗人才发展战略。“医务人员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技能提升,都需要有优质的科研平台。我们就把这一平台搭好,以优质的科研课题吸引优质的人才。”为此,他四处奔走、竭尽全力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在耿梓轩及同仁的努力下,河北中医肝病医院科研中心挂牌成立。医院科研与人才的正循环系统步入了正轨,也由此打下了医院长期发展的扎实根基。
在重点抓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同时,耿梓轩也全面构建了专业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体系。九十年代中期,他的医院就设立了信息中心与企划中心,信息中心致力于医院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我们很早就‘触网’了,其信息中心不仅为自己的医院服务,还为当时的几大主流门户网站的健康板块提供内容服务。”成立企划中心,则负责医院与企业的品牌建设及传播。
办院伊始,他就将“没有爱心做不好医生,没有善心办不好医院”作为办院信条,大力倡导并积极组织医务人员长期开展公益服务。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633c3658-77b0-4f43-853b-e8fb555efb61.jpg)
耿梓轩带队下乡义诊
耿梓轩至今仍记得,他刚坐堂看病的时候,在一个大风天接待了一位极度憔悴的患者。这位河北阜平县的农民患了严重的肝硬化,在县城久治不愈,当日冒着大风骑车四个小时来到石家庄求医。看着被疾病及一路奔波折磨得衰弱不堪的大爷,耿梓轩心里十分难受,他主动减免了部分医疗费。对面坐着的大爷突然起身,“噗通”一声向他跪下了,耿梓轩当场怔住了。
“农民看病太不容易了!”耿梓轩非常动容,当时就萌生了想为弱势群体做点什么的愿望。作为医生,他清楚乡村两级医疗资源的匮乏是导致农民求医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桎梏之一。为此,他主动向相关政府部门请战:牵头策划开展“春雨工程”公益活动,出钱出力免费培训乡村两级医生。得到了河北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耿梓轩组织医院专家和医护人员深入基层,持续开展业务培训、患者义诊,带领医护人员顶烈日、冒严寒,足迹踏遍全省各市、县及乡镇,为“春雨工程”的有效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被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亲切称为“春雨使者”。
值得一提的是,“春雨工程”开展至今20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培训乡村两级医生10余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当地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河北省委、省政府为耿梓轩记一等功,将该项惠民工程的事迹与经验向全省推广。耿梓轩也被评选为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八届、第九届河北省政协委员。其创办的医院发展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定为国家级诊疗中心,并下拨300万元科研经费。
理论实践相整合,创新转型再升级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26c85fe7-47c7-4035-a9bd-29eee2a969f5.jpg)
陆雄文院长与耿梓轩在2003级复旦EMBA毕业典礼上
合影留念
事实上,耿梓轩不仅是创业者,也是连续创业者。他于2002年将事业中心迁至上海后,在浦东投资设立了上海首家医院投资管理公司,首次将“对医院投资、收购、兼并、重组、管理咨询”纳入企业经营范围,后相继在全国15个省市投资并运营各类连锁医院等分支机构,并跨界创立了互联网公司。
这既是漫长的征途,也是对自我的持续超越和突破。对于耿梓轩而言,他的转型升级驱动力,正源于在2003年进入复旦EMBA项目的学习经历。他坦言“这段求学经历对我非常重要”,在复旦的课堂上,他系统学习了更科学和更专业的管理学理论,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大大激发了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他观察行业的视野也从原来比较单一的医疗领域,拓展到了更多相关的、跨界的领域。
可以说,耿梓轩从医疗事业全面挺进大健康产业,受益于在复旦EMBA的学习。其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认识到维护并提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有着多年医院经营管理经验的耿梓轩对此了然于胸,“大家都希望少得病,不得病,更健康,愿意为健康投资。国家医改政策也提出来,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
为此,耿梓轩首先选择从母婴切入大健康领域。他在浦东创办了全国首家获得“母婴月子专护服务”经营资质的月子会所,首次将“月子”这一传统名词纳入企业经营范围,开创了我国母婴保健服务行业的先河。
耿梓轩带领团队相继在浦西、北京、深圳成功选址,快速推进月子会所连锁项目拓展。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学会将该模式树为典型并加以推广,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聘任耿梓轩为专家委员,各大主流媒体深入报道,各路投资人争相涌入,快速催热了我国的月子会所这一新兴行业。
2012年2月,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保健协会共同编写的《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耿梓轩到会并分享了其企业发展与公益先行的创新之路。蓝皮书收录了他创办月子中心的发展模式,并将其作为保健服务创新案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f93d1b82-36df-4d73-b8df-0a6f046c54b9.jpg)
耿梓轩在《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会上发言
历经十余年发展,他所创建的优艾贝(中国)集团打造了由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月子中心,上海首家高端综合性儿童医院以及沪上规模最大的妇产科医院组成的妇幼健康产业链,并率先于行业制定了母婴月子护理服务的操作手册及执行标准。“我们用18个月时间编写了16本执行手册,这是全国首创。”谈及当年的“创举”,耿梓轩很是感慨。
2017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组织5省2市卫生计生部门与相关专家,在耿梓轩创办的月子中心召开了“母婴护理保健中心基本标准与管理规范”制修订座谈会,会议听取了耿梓轩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以期推动月子中心、月子会所纳入医疗机构统一管理、形成行业准入标准。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ef8f5246-6c97-47c3-b099-e4f5ffc0cf7a.gif)
以医疗事业为核心,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7134da5a-06f3-419f-bc17-017c568f46f3.jpg)
耿梓轩参加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理事会扩大会议
进入新时代,耿梓轩将自己的创业征程归纳并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立足于河北创建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形成自己独到的办医模式;第二个阶段,他高瞻远瞩立足上海创建首家医院投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创立16家医院,并跨界创立互联网公司;第三个阶段,先后创建优艾贝(中国)集团、上海融智汇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医疗大健康企业,全面进入大健康产业。这段横跨二十余年的事业发展路径,被耿梓轩总结为“从医疗事业至大健康产业”。
近年来,耿梓轩将目光投向了康复领域,融智汇健康科技集团就是他用来配套发展的一个企业平台。在他看来,这几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众层面,大家对“康复”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术后身体机能的康复,不再局限于重大疾病和老年疾病的康复,在民众全生命周期、全疾病过程,疾病的预防、慢病的管理、情绪的修复及心理健康的维护等理念都已被大众接受并跟从。也就是“人人皆可康复,一切皆可康复”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因此,相比于其他医疗健康细分领域,与康复相关的医疗大健康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
但是,耿梓轩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蓝图并不局限于几家专科医院和健康服务机构,而是自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四个维度:一是由旗下各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产业矩阵;二是打造一个链接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家庭的医疗健康生活服务生态圈;三是引进产业资本,以市场化运作赋予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等产业实体强大的发展力;四是公益先行、健康赋能,以医疗实体的技术服务能力对外赋能,采取“公益先行、理念引导、健康促进、社区联动”四项措施,向全人群提供便捷的健康宣教、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等公益服务,普及先进健康理念,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他回想从自己创立第一家医院的初心,到学习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若干战略部署,到正在进行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布局,耿梓轩真是有“水到渠成”的感觉。“民众需要更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二十大报告号召‘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就是我前行的方向。”耿梓轩说得掷地有声。
技术赋能品牌建设,有核无边高质量发展
![图片](/_upload/article/images/c0/a0/e566afce4413889dec2a8f60aa33/868e6980-15cb-4a21-9904-22ea1c842196.png)
耿梓轩作为复旦大学EMBA医疗健康产业协会会长在
第二届医疗健康产业峰会发表致辞
27年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运营管理经历,让耿梓轩深切体会到,“医疗带有公益属性,不能定位单纯的生意;医疗要当成事业去做,技术永远是核心;大健康更适合产业化、生活化,大健康产业可以实现‘无边际’式的发展”。他认为,以医疗技术为核心树立企业形象,逐步打造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忠诚度、一直发展到依赖度”。在此基础上,延伸、开发民众的健康生活化需求,结合先进健康科技的产业化应用,创新研发系列健康产品与服务,累积到一定阶段可形成新模式、新优势、新领域、新赛道,最终实现他提出来的“有核无边”式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布局。
在财富神话遍地的当下,耿梓轩深耕在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我们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面对“后疫情时代”“危”与“机”并存的未来,耿梓轩踌躇满志:“智者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疫情使民众的健康意识大为提升、生活方式大为改变,同时,民众的健康需求大幅增长、健康消费加速升级。”展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他认为,一要专注,二要以健康为中心,三要全病程疾病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相结合,四要实现产业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耿梓轩一路走来,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创办发展企业,这让他和他的企业收获了许多成就和荣誉,不仅得到了市场验证与认可,得到了员工拥护与爱戴,而且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与支持。为此,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综合党委授予耿梓轩“优秀党建之友”荣誉称号。耿梓轩坚信,要从事“政府有号召、社会有需求、自身有专业、价值有体现”的事业,以促进人民健康福祉为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本着“利他赋能”的原则,发扬“博纳融合、创新进取”的精神,企业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更长期的发展机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