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新闻学院孙景涛:认真踏实,做一个充满热情的复旦人

2021-04-14|校友走访


14级新闻学院孙景涛:认真踏实,做一个充满热情的复旦人

  

孙景涛校友是我校新闻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从事过体验店经理、零售经理、培训经理等岗位,现于北京从事产品培训工作。

  

一、对待学业和工作:勤奋认真

孙景涛校友硕士阶段的学业成绩十分优秀,他谦虚地说道“既然是一个学生,那就要尽到做学生的本分”。他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廖凯原奖学金、江苏省第二届传媒学科研究生论坛三等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并以课程助管身份参与到导师曹晋教授领衔的第五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采访时,孙景涛校友特别地提到黄旦老师所教授的新闻思想史课程对自己的影响,这种“思维的刺激”“会逼着你去不断思考,抽丝剥茧”,黄老师关于“读书”的观点也让孙景涛校友受益良多,“读一本书之后你要走到书中的逻辑框架中去,从这本书中汲取一些东西,进而更新你的思维方式,不然书就白读了,没有得到成长”。即使现在毕业了,孙景涛校友表示还是会经常关注学术期刊论文,保持思考的习惯。在专业之外,孙景涛校友对传统文化还比较感兴趣,黄小雄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课程可以说引发的心灵共鸣良多。从《论语》到《道德经》《金刚经》再到《孙子兵法》,黄老师讲课时往往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为人处世需要处理的五种关系等课堂笔记依然萦绕在孙景涛校友的心头,但是”听过、懂得离悟到、做到还有很远的距离“。

孙景涛校友个人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认为“年轻需要多经历一些磨炼,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圈”,综合自身特点、岗位匹配度、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孙景涛校友决定加入华为公司。事实证明华为的工作氛围也符合了孙景涛校友的期待,“从来不会说等你准备好了”再分配任务,“需要自己去摸索、自我赋能、自我成长”“不断学习”,从而“倒逼着你不断总结、不断成长”,所以业界有种说法”在华为一年等于在别的公司三年“。回想起当时在浙江做体验店经理的时光,孙景涛校友慨叹“如果现在再去做刚毕业时的工作,肯定会比当时做的更好。”

二、对待公益事业:热切关怀

孙景涛校友在《生活日报》实习时曾前往济南儿童福利院参加活动,福利院里可爱的孩子们,以及那些工作后仍然坚持定期来福利院的志愿者们对孙景涛校友产生了较大触动。这次的经历就像埋下了一颗做公益的种子,孙景涛校友希望自己之后也可以多做一些事来帮助他人。来到复旦后,他曾先后为自闭症儿童、社区老人等做过一些公益服务工作,并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创办了复旦大学烛心社,承担联络和宣传等职能。谈起做公益的方式,孙景涛校友认为回报社会的方式不一定是回报当时帮助过你的那个人,而是去回馈这个社会,从而形成爱心的接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将这个社会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孙景涛校友特别提到了去云南永平的支教经历,一起支教的同伴“心思都很单纯”,后来“也成为了硕士阶段关系最好的朋友”。支教结束后,这几位年轻人以私人名义继续资助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直到去年考上大学。虽然每年资助的金额不多,但承载的是无限延续的爱心接力。孙景涛校友还表示,毕业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行有余力的时候希望能继续为公益事业做出一点一滴的工作。

三: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拥有活跃的思维方式

于孙景涛校友而言,母校是可以抚慰心灵的“精神故乡”,工作后有时“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就回母校转转,就可以释怀很多”。对于学弟学妹们,孙景涛校友希望大家可以用好复旦的广阔平台,珍惜复旦的诸多机会与资源,“打好底子,进入社会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另外,活跃的思维方式也是大学期间需要锻炼的重要技能点,“知识是会忘记的,但是从书中学到的思考方式是受益终生的”,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同样可以助力职场中的发展。特别地,就新闻学院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熟识经典理论和相关基本原则,还需要保持对技术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敏锐度,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洪流抛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