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上午,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政府与多个热心单位,多名热心人士代表,在大洋乡知青礼堂举行“我在大洋有亩田”活动签约仪式。据悉,目前已有李妍菲、吴爱平、曾增峰、叶子、许茜茜、黄坚、郭灶华等65位校友参与本次活动,成为大洋乡东“稻”主。
校友们纷纷表示,恰逢复旦大学成立119周年,大家投身公益事业,也是以实际行动向母校119岁生日献礼,祝福母校明天会更好!
乡村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地处戴云山脉以东,位于涵江北部山区,是福建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先行区。大洋乡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成为优质大米的天然产地,素有“红色粮仓”美誉。
在复旦大学博士校友、福建省直单位派驻莆田市涵江区挂职干部杨喜书的呼吁下,复旦大学福建校友们踊跃参与“我在大洋有亩田”认领活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助力大洋乡乡村振兴。本次活动中,李妍菲、吴爱平、曾增峰、叶子、许茜茜、黄坚、郭灶华等65位校友踊跃参与认领。



东“稻”主
春耕正当时,莫负好时光!
6月1日,小满节气过后第11天,万物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大洋乡铺展开来。一场以“农耕文化和乡村人才交流”为主题的活动在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举行。

当天上午,“我在大洋有亩田”活动认领校友们如约而至,纷纷在签名薄上留下签名和寄语。随后,在东“稻”主认领签约仪式环节上,认领校友代表与大洋乡政府签署了东“稻”主认领协议。


接着便是开秧仪式。锣声响彻乡野田间,回荡于碧水蓝天,祈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脚踏温润土地,手握嫩绿秧苗。卷起裤腿,赤脚淌河。浑水摸鱼、水田滑板、套圈鸭子,在一场场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校友们深刻体验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也进一步拉进了亲子距离。
活动现场,三俩校友与乡镇干部驻足交谈,深入了解乡情村情,共话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

参与现场活动的一位校友表示: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通过与家人一同参与认领活动和农耕体验,我们对乡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乡村振兴也有了新的期待。
传承红色基因,共建绿色家园。
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磅礴力量。当天下午,校友们共同瞻仰了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了解那一段关于爱国与奋斗的历史,探寻邓子恢、陈国柱等革命前辈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


开展科普教育,感受自然魅力。莆田市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馆位于大洋乡,馆内陈列着上千种动物标本,包括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校友们走进生态馆,近距离观察标本,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积极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


来源:公众号 福建复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