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法律赵丙印:坚持你的热爱

2020-02-21|校友走访


坚持你的热爱
  ——专访复旦优秀校友赵丙印
  文/朱欣彤

   赵丙印,现任北京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2003年-200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律硕士学位。主要业务领域为房地产、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收购兼并,曾任职于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等知名律所。
  职业选择
  “我的律师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坦白的讲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的苦,但是当你把律师职业作为一种热爱去追求,坚持下来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赵学长回忆起十余年的律师执业生涯时,依旧是感慨万千。
  赵学长刚走出复旦大学校门时,并未直接进入大所,而是在一家新成立的律所默默从诉讼业务做起。诉讼领域是律师的传统业务,法庭上的据理力争、唇枪舌战是诉讼律师的工作常态,而当赵学长经过努力能够独当一面之时,却毅然决定放弃熟悉的诉讼领域而转向对他而言较为陌生的投、融资非诉领域。究其原因,赵学长乐道复旦人往往都热爱挑战,他本身骨子里也有股“闯劲”愿意走出“舒适圈”,又经历了对于律师业务领域深刻体悟和充分思考后,最后才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和转变。
  执业领域的转变,在工作方式和工作风格上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赵学长一开始并不能很好适应,但是诉讼经验也帮助他能更敏锐的识别交易风险,勤加练习非诉工作也越发得心应手。之后经过在非诉领域的长期辛勤耕耘,赵学长才取得了今日的成绩。
  执业心得
   经历了执业领域的转变,赵学长对诉讼和非诉律师的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赵学长认为,非诉律师相比较诉讼律师而言更强调文本工作和商业思维,以促成客户与对手方达成交易为使命。虽然非诉律师也会遇到交易双方的对抗,但更多的还是在于促成交易双方的合作。整体而言,非诉律师需要起草各类型的合同及交易文件,以“案头工作”为主。
  赵学长比喻到,诉讼律师的工作像是在写议论文专注于一破一立,而非诉律师更像是在写记叙文侧重于起承转合。这两种文体本身的殊异,对于律师的思维和能力要求显然有别。此外基于个性与爱好的不同,有的人可能在法庭上滔滔不绝但是到了案头上却无从下手。赵学长有幸在工作转型中发现了自己的适合点,虽然他也热爱诉讼律师的工作,但是非诉律师更适合作为他的发力点。
  同时赵学长也指出,现在客户对于律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年轻律师应当兼顾两方,不仅从事诉讼业务锻炼思辨能力,还要勤于训练撰写合同等非诉律师的技能,做一名能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学长寄语
   赵学长建议同学们如果以后想要从事律师职业,特别是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还是需要在兼顾学习的前提下尽早地融入社会开始律所实习。谈及自己招募团队实习生/律师的标准时,除了考察候选人是否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扎实的法律功底和熟练的外语能力外,丰富的实习经历/工作经验往往更能给合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在律所实习可以更直观的认识律师职业。作为复旦法律学子的一员,我们要努力找寻热爱的工作与领域,并且不断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长!
   访谈的尾声,赵学长倡议当代大学生应把握好时代变化的机遇,学以致用奉献社会。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仅仅依靠教学灌输是不足够的,同学们需要走出校园更参与更多的历练。赵学长殷切希望:“复旦的法律学子们能够在今后的自己所热爱的法律职业中不断坚持、创造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