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计算机王军杰:大城床和小城房
by 韦志毅
大城床和小城房是一道很有意思辩论题目,它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毕业选择留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或者二三线城市工作时的焦虑,特别是对我这样恋家却心有不甘的人来说。关于这个问题,和王军杰学长的谈话让我收获了更多的思考。
王军杰学长,11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校友,毕业后回到洛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即613所)工作。在复旦的学习期间,曾在大众点评实习过半年的时间,他说这段学习和实习的经历影响了他后面的各方面决策。
1月19号中午我和学长在约好的地点见了面。回忆自己当时在复旦的时光,学长不觉间笑容已挂上嘴角。从当时慕名来到复旦校园,到最后离开上海,期间曾经做过助教,在互联网公司实习过(大众点评),党政机关实习过,做过导师的项目,也想过出国,但学长说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点松懈,但是交谈间上扬的嘴角告诉我,起码那段时间很快乐。我想学长最想说的可能是上海是个好地方,复旦是个好地方,抓在校的时间充实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各自的迷茫,要做好眼下的事。
毕业后,学长选择到洛阳613所工作,离家近,工作稳定,也曾后悔过回到家乡这边,但毕竟现在孩子家庭都有了,还是要向前看。在洛阳的生活也还算不错,有房有车,物价一般,但毕竟紧邻郑州、西安,难免不被政策照顾。关于我,学长还是建议我有条件的话留在上海。
走访的最后我也问了一些相对私人的问题,比如同龄当中自己最欣赏的人是谁。从学长的描述中,我大约能得出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大学期间拼命学习也并不崭露头角,毕业后仍然努力加上自身天赋,在互联网行业里薪资不断double,最终使得生活阶层不断提升。聊到最后大城床和小城房在我心里面的辩论已经结束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答案,当我们不再非要比较的时候才会摆脱内心选择离开上海时候的投降感。选择家乡不是认输,选择颓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