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叶正煜:积极学习,应对焦虑

2020-02-21|校友走访

11级电子工程系叶正煜:积极学习,应对焦虑

by 李小龙


叶学长是2015届复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之后在浙江大学攻读硕士,2018年毕业后至今就职于台达电子,担任电子工程师。

  由于相似的本科经历,我们聊到了不少关于院系、老师 、课程的共同话题。叶学长对课程的理解与对实例细节的掌握令我印象深刻,这点从他在向我解释自己目前所做业务的情况中尤为明显地体现出来。叶学长从事的业务专攻电路电源方向,在解释如变压器、转换等概念的时候,他非常巧妙地选取了之前本科学习的模拟电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中的实例作为引导,帮助我联想理解。

  在谈及选择职业与公司时,学长表示,更看重的是能否在该岗位上积累到更多的行业经验,而不是由一时的岗位待遇所决定。

  学长表示,一个新人工程师进入小组,一般是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在这段从上手到熟悉业务的过程中,应该多思考一步,多学习一点,试图给自己手头的工作寻找更优化的机会。他举例自己在学习工程所用到的电路拓扑的同时,发现它并没有给出数学阐释,并因此尝试自行对它进行数学推导与论证。所在团队十分赞赏他的这次工作。

  学长谈到了一个词——“焦虑”。知识焦虑近年来颇受热议。在工作中,叶学长的“知识焦虑”帮助他形成了一种不断学习的态度与风格。比如,在研发工作中,对于某个国际上先进的概念或方案,学长往往有很强烈的兴趣去了解、弄懂它。“这个优秀的东西我居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不知道?”这样略带焦虑的反思很好地激励了他去学习领域中的前沿成果。有兴趣,有愿望,才能保证高效地学习,才能保证持续地学习。这样的“焦虑”对他的研发工作显然是颇有帮助的。

  叶学长所在工作团队的业务包括提供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等。谈及对领域未来十年的理解时,他解释了自己对48V电源管理方案的三个可能发展阶段的理解。这当中的一大困难在于,有些先进的方案已属于国外某该行业巨头的专利。在这种情况下,另辟蹊径达到研发目标并不容易。

  谈及生活,学长提到了复旦通识教育对人的帮助,包括兴趣的拓展,加深对生活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其实纵观工作与生活,我们都能看到叶学长在其中的一条规律,那就是保持学习的步伐。我们有些人会以为找到工作,或者达到某个人生目标,就标志着自己不用再学习了。这样的观点我相信在叶学长心中一定是不苟同的,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激烈,才能不断进步。叶学长的经历,也正是一次次向着积累与进步为目标的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