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信息学院光学系施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020-02-21|校友走访

10 级光学系施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采访对象:施巍 10 级光科学与工程系
  采访人:姚俊阁 19 级高等教育研究所
  采访时间:2020 年 1 月 6 日


  亲切稳重、风度翩翩、精明强干,这是我采访施巍学长后的感受。学长于 2006 年进入 复旦,在复旦攻读物理学的本科;后来于 2010 年在光科学与工程系继续直博。施巍学长在复旦度过了近10年的时光,即使在毕业多年后的现在,他常常回忆起与复旦的点点滴滴。“心系我旦传承梦想,志存高远拥抱明天”他感慨说。

  Q:您毕业后的经历是怎样的?
  A:2016 年 1 月我毕业后,先是去生科院的生理系以助研身份工作了10 个月,而后从事了 2年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的咨询工作。然后就来到上海浦东新区人才市场,从事签证服务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来华外籍人士办理工作、居留许可和绿卡,为出国人士办理签证。

  Q:请举一两个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
  A:
  很多事情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比如在我们为外国人办理工作证的业务过程中,所需的证明材料很多,往往对方提供的材料并不是审批机构所要求的那一个。因为审批机构是政府窗口,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位申请人、每一家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的,而政策和实施细则往往不是那么精准,作为中间方,就要进行沟通、充分地了解情况、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方面是帮客户想办法,指导客户去取得合格的材料、另一方面是与审批机构进行协调,审批机关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材料)、提供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就是将客户的实际情况与审批机构的要求标准进行衔接,使得客户达到标准,顺利通过审批获得相应的证件。对于我而言,要做好中间人,在了解两边的需求后做好平衡和对接。而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黑白是底线,而实际情况需要在相对模糊的框架下寻找一个具体的平衡点。
  此外,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处于一种在“浑水摸鱼”的状态。办理同样一种证件,往往有很多不同的通道,有的申请人情况简单明了,这就相对容易,有的申请人情况复杂难断,好像走A通道可以申请、走B通道也可以申请,或者好像走A通道不能申请、走B通道也不能申请。就像做实验,要对你预设的几条路线逐一进行尝试,你要去思考为什么A路线可行而B路线不可行?A、B都可行那哪一个更简单便捷?如果某个路线更好,再思考在其基础上做怎样的改进好呢?亦或是A、B均行不通,那么有没有C方法?如此不断“无中生有”,但当你拒绝想办法的时候,这件事情就真的没有办法了。所以只有那些孜孜不倦、头脑灵活的人才能想出来办法,在他们云淡风轻的背后一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玉汝于成的过程。

  Q:关于就业和职业选择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A:首先要探索和摸清自己的兴趣,然后进行目标设定和行动规划,一步步实施,多多学习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凭兴趣多做“无用”的事情,事物之间总有意想不到的联系。
  与学长交谈的整个过程都让人觉得如沐晨风,我深切感受到了他的莘莘学子心,浓浓母校情。采访最后,学长对母校发展做了美好祝愿:希望我旦能坚守“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初心。百年学府,盛世华章,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