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级历史顾佳艺:跨界的惊喜

2020-02-21|校友走访

05级历史顾佳艺:跨界的惊喜

by 徐朝阳


顾佳艺学长于2005年入学复旦大学历史系,在复旦度过了为期7年的本科和硕士生涯。

  这次的校友走访,顾佳艺学长分享了自己走出校园后的工作和生活。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他来自职场的成熟与妥帖,也感受到他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坚定。在毕业以来的近十年间,他一直在打破舒适圈,学习新的知识,开拓新的领域。除了职业选择和职场经验,我们甚至聊了一点哲学、编程和心理学。


  认清所求,勇敢跨界
  硕士毕业后,顾佳艺学长选择跳出原来的专业背景,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也是在最初入职的三年里,他逐渐认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拒绝一成不变或者按部就班的工作,追求新鲜事物,希望从事的工作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在明确工作理想目标的同时,顾学长也在通过工作经历积累自己的实力。入职后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某家企业线上销售业务的开发测试。那时的他没有任何系统开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但他明白,接受和挑战未知是自己必然要面对的情况。于是他从最基础的计算机原理学起,实现了从历史学到编程的首次跨越。凭借这次系统开发项目的经历,他得以加入某家制药公司的CRM项目,而后顺利接手了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供应链、销售等其他方面的业务。随着他接触到的项目不断增加,不同的技能也在不断积累,就像打磨出一件件势不可挡的武器。从原先钻研古文史料的毕业生,到掌握编程技术,充分了解企业人事、销售、财务等部门业务的咨询顾问,直到从事咨询工作的第七年,他意识到自己武器库内的真枪实弹已经足够充沛。恰逢甲方公司LUXASIA缺一位CRM,在能力与机遇的双重保证下,他顺利入职LUXASIA化妆品有限公司。

  顾佳艺学长回顾自己的工作心得,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想做什么,并且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圈内。有的人可能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的人则需要在工作后亲身经历才能来找到目标,这一过程或早或晚,也会随着自己的际遇有所变动。而一旦有了清晰认知,就要坚定地为之努力,它将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


  提高效率,凸显价值
  入职LUXASIA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原先准备投入到顾学长职位上的预算短缺,他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凸显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顾学长的对策是充分发挥已有的才能,同时坚持自我学习以充实个人能力。他发现曾经在咨询公司的工作经历能够让自己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满足来自不同部门的工作需求。因为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之前需要由不同部门的员工来做的事情,他一个人就可以承担;而原本需要一个礼拜才能上交的报表,他只要设计一个程序,按动按钮,几分钟就能完成。这些技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节约出来的时间,他可以投入精力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顾佳艺学长说道。提高工作效率,花节约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用新学到的技能实现更出色的成就,进一步提高效率,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他通过不断地更新和超越彰显了自己的光芒。


  积极开拓,前路有光
  谈到对自己所在领域的看法,顾佳艺学长认为,无论是美妆护肤这一行业还是CRM这一职业,前途都是光明的。毫无疑问,美妆市场还有很广阔的开拓空间,国人的消费能力和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而他所在的企业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国内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何在美妆这块正在变大的版图中占得一席之地。

  而对于CRM这一职业,其意义在于提高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时的效率和品质,并由此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创造客户、创造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任务,CRM引入的业务和系统变革可以说直指企业的这一任务。CRM可能是未来企业在系统方面投资最主要的领域。

  当前企业的CRM职能面临的困难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观察。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决策机制和业务流程,要如何完成“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现场经验主义为主到数据与经验结合的科学方法”这两大转变。另一方面,CRM虽然不会很直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客户(至少比销售人员或者客服人员要少),但是却要时时考虑作为企业服务终极对象的“人”这个超级复杂的物种。

  总体而言,顾佳艺学长对自己所在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他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的难点。他愿意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也期待着这一领域更多可供指导的理论与实践,诞生更多的惊喜。


  复旦精神,砥砺而行
  毕业近十年,虽然从事着与大学专业不同的领域,但那段在象牙塔里纯粹学习的时光却影响深远。在与顾学长的谈话中,我仍能感受到他对“复旦精神”的珍视与尊重。

  顾学长说,踏入大学校园到现在的十多年来,他在学习和工作中所认识到的复旦人,始终对工作和生活有着脱俗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他认为复旦人应该具备三个品质。其一,复旦人对自己所处的领域有更远大和更全面的认识,而不只是局限于眼前的某一个任务。其二,复旦人不只是能看见和听见更远的世界,也具有很强的行动力,能够付诸实践。同时,复旦人始终对自己有高要求,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兴趣和渴求,离开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点。

  作为复旦大学毕业生踏入职场,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打量,也会吸引一部分人的期待。我们一生都在试着与各种各样的身份和角色融洽相处,如果真正理解了“复旦精神”,那么母校的光辉不会是沉重的负担,而是规束复旦人行为,砥砺复旦人前行的灯塔。

  提到大学生活,顾佳艺学长回忆起复旦历史系的朱维铮老先生,那是他大学里最敬重的教授。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独属于顶尖学者的姿态和名士风骨。身为历史系的学子,我觉得与有荣焉。”如果参不透什么是复旦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那么不妨先找到一位自己欣赏的老师,从他身上寻找你未来职业乃至人生的目标,学长这样建议。


  坚持阅读,兼收并蓄
  顾佳艺学长始终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上下班的地铁上阅读电子书,回家后阅读纸质书;将比较轻松的和难啃的书籍轮换着阅读。每年总有一段时间会忙到没时间看书,“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觉得不自在,暗暗告诉自己这段日子过后必须停一停,拿起书本继续阅读。”学长说。

  在大学时选择比较单一,反而毕业后越来越敢于接受新的领域。大学时,他读的基本是与历史相关的专业类书籍。而现在,不同类型的书籍早已摆满了书架。他把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为四类:畅销休闲类;商业经管类;技能类;哲学类。

  有时他会与妻子约定,晚饭后关掉电视,远离手机,一人捧一本书来静静地读。他主动买了数学、生物和哲学类等曾经十分陌生的书籍来读,发现自己并不排斥,反而觉得有意思。而且很多知识都能触类旁通,甚至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就像走进了不同的世界。又或者,它们本来就在同一空间,只是之前的自己在心里设了界,没有打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