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古代文学石晓玲:宝剑锋从磨砺出
采访对象:石晓玲 复旦大学07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
采访人:姚俊阁 19 级高等教育研究所
采访时间:2020 年 1 月 6 日
温柔谦虚、亲切随和,这是我采访石晓玲学姐后的感受。在访谈中我了解到了学姐的工作经历以及她的成长收获,整个采访过程令我感受到了学姐的对母校的拳拳反哺心和浓浓母校情。
Q:您毕业后的经历是怎样的?
A:我博士毕业以后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了2年,然后辞职去上海大学作了博士后,博士后出站后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做文献研究工作。业余时间,自己继续做博士和博士后期间的研究,2017年申请了国家社科后期资助课题:《女性忆传文与纪实类女性书写》。今年(2019年)开始在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点兼任硕士生导师,进入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创新团队,与人文学院的同仁合作,继续做古代文学文献的研究工作。
Q:请举一两个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
A:日常工作和自己所做的研究在时间上会有冲突,那么就需要我们调整好心态,利用好碎片时间,同时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研究习惯,不断为自己输入动力,从而更好地去协调和安排时间。这方面我还作得很不好,所以进度很慢,只能逐渐适应、调整。
Q:关于就业和职业选择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A:在学业基础作扎实之外,一定要重视找工作这件事,最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把握时间节点,尽可能找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因为这对职业发展非常关键。找对第一份工作,能少走很多弯路。
Q:您的领域现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A:古代文学是基础文科的传统专业,人才相对饱和;研究的问题趋于小众化,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较为僵化,需要转型,有鉴于此,现在不少学者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或者与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展合作,利用最新的方法去做传统的学问。
Q:可以谈谈在复旦学习时令您印象比较深的人或事吗?
A:我很感谢我的恩师,他是一位很温和博学的导师。在做学问方面他对我影响也很深,主要是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一入校老师就教导我们:“保持每周精读若干篇论文的习惯,最好是本学科一流刊物的最新论文。” 因为这个阅读的习惯,即使来到图书馆工作,与学术圈较为疏离,但又感到始终没有完全离开学术圈,因为大家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亦或是新的观点和方法我也一直在关注和学习。我想这个习惯会使我终生受益。
最后,学姐对母校的寄语:“我和很多校友有着共同的感受,希望我旦能坚守学术独立, 思想自由的初心。祝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