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级计算机臧伟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0-02-21|校友走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专访94级计算机科学系校友臧伟胜
by 廖翔


  臧伟胜,复旦大学1994级计算机科学系本科,2016级MBA硕士,上海市壹体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人生的高度
  1998年国内互联网行业势如破竹,被称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元年。那一年,臧伟胜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与所有热血青年一样期待在这个充满所谓颠覆和创新的行业大展用武之地。所以,毕业后的臧伟胜在学校附近的校办企业从事互联网工作,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一做便是近20个年头。日复一日的生活重复,机械般的早出晚归,逐渐萧条的行业环境,会让人觉得自己仅仅是一台工具。“996的工作安排让我觉得生活宛如一条直线,工作能赚钱、能生活、能养家,但却没有值得一提的东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高度,就算是到老也不会有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难道我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这让臧伟胜开始从人本身的高度出发去看待这个世界。
  平心静气,等待契机
  觉察到自己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后,臧伟胜开始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因为经费有限,很多公益活动的心理服务都需要志愿者自己完成,在这段学习经历中,臧伟胜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对心理学了解的深入,臧伟胜越发觉得自己朝九晚九的工作很没劲,也产生了改行的想法,但人到中年,改行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所以在2011-2015这四年间,他一边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并接受心理咨询的相关培训。2015年,因原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臧伟胜毅然决然从互联网行业转到心理学行业。一切归零之后,臧伟胜潜心学习,从无到有仅三年的光阴便成立了自己心理咨询工作室。
   “改行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最困难的是心理恐惧。”臧伟胜这样说道,准备改行的时候,应先学习、先做好所有准备等待契机,当你达到目标行业一定的水平之后再去改行,你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行业如鱼得水。


  心理咨询未来可期,但挑战严峻
  虽然臧伟胜认为尽管目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接下来的20年该行业将会遇到发展的春天,将成为市场红利最多的行业。就国内现阶段而言,心理咨询行业的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心理咨询行业入行极为困难,市面上有关心理咨询的培训及课程都不足以让你进入这个行业。其次,市场需要的是有相当经历的咨询师,却并未向刚毕业的心理学生提供专业岗位,供与求本来就存在矛盾。但最为重要的是,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相关部门还未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和从业规范,这就使得心理咨询市场鱼龙混杂。
  尽管心理咨询的需求广阔,但市场却没有出现爆发式地增长,最为核心的原因就是市场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没有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臧伟胜认为解决该现象的方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供给侧改革”----如何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心理学知识、让心理服务靠近老百姓是每个心理学人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刚毕业的科班学生不能立即从事主流的心理咨询工作,但是心理学人千万不要买椟还珠,应在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情况下,进行长程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在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等待契机。

  将视线转向你的内心
  人生短短几十载,你感兴趣的事情才是你的天赋所在。2011年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2015年下定决心辞掉工作转行,这四年对自我的不断探索,臧伟胜认为保持一颗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十分重要。“‘好学’与‘求知’是人生万不可舍弃的品质,多读书,多在书中寻找那些能使你产生共鸣的东西。”生而为人,不是别人的工具,我们有着强大的自我,复旦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的生活,得做一些让自己觉得骄傲的事情。无聊的生活在提醒你的人生没有意义和价值,遵循自己的内心,让你觉得满意和快乐的生活才是有深度的。
  复旦人,若你对自己的工作感觉无聊与压抑,那么请将你的视线转向你的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