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历史学系胡春丽:学术型编辑之路

2020-02-21|校友走访

07级历史学系胡春丽:学术型编辑之路

by 顾周琳


胡春丽学姐,2007年起于复旦大学攻读历史学系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出版社工作,现为编审,主要负责书籍的审稿加工。多年来在工作之余,她还致力于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清代学术史、历史文献学。

  兴趣使然,结缘历史
  谈到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时,学姐回想起自己的求学路,直言是兴趣使然,她从小喜欢读书,认为能够出版书籍是一件十分高尚的事。博士毕业后又恰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招新,因而她怀着对于书籍的崇敬,成为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一名在职编辑。
  而在出版社的这份工作,给予了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得她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由于就职的复旦大学出版社靠近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校内图书馆馆藏的书籍都给胡春丽学姐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帮助,于是她提起自己的这份工作,脸上便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术业专攻,沟通为先
  尽管这是一份对于胡春丽学姐来说 “不考虑改换职业”的理想工作,但是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克服,这其中就有同美术编辑的沟通问题。在学姐的工作当中,有时对书本的封面有要求需要美术编辑实行,但是美术编辑不一定对全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两人的思想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美术编辑有自己的美学看法而不能准确理解编辑的思想感情。类似的还有质检方的质量检查时长问题,编辑自己的内部问题对于胡春丽学姐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各部门之间的综合交流,沟通上存在着需要填平的沟壑。因此不同地沟通问题,也成为了学姐日常需要打磨的一项“必杀技”。

  未来发展,数字化时代
  被问到对于编辑这个职业未来十年可能的发展预测时,胡春丽学姐坦言纸质出版在未来十年中会逐渐走向没落,纸质书的印发量会减少,但不会被电子书取代,数字化还是个大趋势。而对于学姐个人而言,她希望能够多出点好书,出些学术相关的书籍,不浪费她攻读到博士的所见所闻以及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将那些在读博士期间掌握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现在的学术研究中,留下个人的财富。

  寄语后辈,重任在肩
  采访的最后,胡春丽学姐为如今在复旦求学的学子寄语:“多读书,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现实利益过度左右。生活于现实中,我们既要与它合拍,也要与势利的观点保持距离。”工作中,或许有人只局限于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别无所求,但也有人在工作中身兼数职且事事合理完成,这就是勤奋的力量,也是思考的力量。她相信未来掌握在每一个勤奋努力而善于思考的人手中,文字也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