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寻婧元:初心所向,文物载道

2020-02-21|校友走访

0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寻婧元:初心所向,文物载道

by 顾周琳


寻婧元学姐,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修读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本科起即以实习生身份参与震旦博物馆的前期筹划工作、建筑改建直至最后开馆,博士毕业后就在震旦博物馆工作,现任震旦博物馆副馆长一职。在她踏入工作岗位的六七年间,她还曾前往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参与辅助教学。这是她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

  坚持走的这条路
  当同窗们有的选择转专业,有的进入国有博物馆工作,有的从事着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职业时,寻婧元学姐选择了进入震旦博物馆这个非国有博物馆工作。步入震旦博物馆,幽静的氛围、恰到好处的灯光将藏品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足见其背后的匠心。每一个楼层都是一个主题的藏品展览,还有一个研究展示厅,专门用于展现这些“现在”的文物,在它们被创造出时使用的材料和手法,这是震旦博物馆匠心独具之处,也蕴含着学姐专业素养的体现。馆内不定期举办的讲座和公益教育活动,大部分是免费对外开放,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和其背后的故事。

  成就背后的努力
  非国有博物不同于上海博物馆这样的国有博物馆,由于缺乏国家的资金支持,运营私人博物馆需要更多的私人投入和日常运作的资金考量,这对于震旦博物馆这样希望能够长久为人们提供艺术熏陶的博物馆来说,是发展考虑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寻婧元学姐需要谋划的。也正是由于非国有博物馆的特征,人力编制并不像国有博物馆那样细致严格,很多情况下就需要身兼数职,学姐的日常工作就包含了:学术研究、藏品管理、宣传推广、志愿者团队的教育培训等等。多年工作中,虽然有时会遇上展览的展期问题,展品重量和楼层承重与预想中的存在偏差,如何安全地呈现完美的展览呢?就需要具体的实施办法,而在大家的帮助下,过去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好地化解了。
  我们的未来
  在寻婧元学姐看来,无论是参与文物研究还是进入博物馆工作,都是具有美好的未来光景的,因为这个社会正在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在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文物的关注都在增长,国家政策也在协助发展。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现在,媒体的宣传推广和人们的努力也将一些较为“硬核”的传统文化包装成小说、电视剧、影视作品、游戏,平台和形式都多元化起来,人们的兴趣也在持续高涨,出现了在展览前大排长龙的情形,这一切都预示着文物与博物馆在人们生活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对于学姐个人而言,她还会继续做好古代文化和文物的研究工作,用人们习惯的语言把它们讲成大家都能听懂的、有兴趣的故事,去进一步传播自己所热爱的,怀抱初心,继续前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