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前线→活跃在抗疫报道一线的复旦人!

2020-02-21|防控抗疫


郑薛飞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2016级硕士生,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疫情发生后,他来到武汉,在一线记录抗疫。



01除夕之夜,逆行武汉


128日,于郑薛飞腾而言,这天原本是家乡的“除夕夜”,晚上6时,家中已经备好年夜饭,正在此时,他收到需要派遣记者赴武汉报道的通知。


我毫不犹豫就报名,做这个决定也并不意外,之前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郑薛飞腾如是说。


何谓“心理准备”?他告诉我们,自己从小就常在电视上看到台风天记者出镜报道现场情况,对此十分憧憬,甚至一度也想过是不是可以去当战地记者。“本身对这种情况,不害怕,更多是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发挥专业所长”。



128日当晚,他辗转福州、天津、北京三座城市,在收到报名信息的26小时后,终于抵达目的地——“空旷无人”的武汉。


抵达武汉后,随时等待工作通知。因为采访需要,每日早出晚归,一早六七点出门,凌晨一点回酒店。



02关键时刻,我在武汉


在武汉现具体做什么?


他告诉我们,“大家在关注什么,想看到什么,我们就会努力去挖掘和报道”。


采访中不乏让人感慨的故事,要说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当数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救援医疗队的一位9412月出生的医护人员吉琴。23日晚,湘雅二医院接到通知,要组建团队驰援武汉,24小时之内,这支医疗队就已抵达武汉的方舱医院,准备收治患者。


在日渐增长的确诊人数面前,郑薛飞腾向吉琴问道:“你害怕吗?”吉琴回答:“我不害怕。这个时候我们不在前面,谁在前面?”对于郑薛飞腾来说,这句话,是吉琴的心声,也是许许多多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


郑薛飞腾在方舱医院进行报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说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的那句“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郑薛飞腾表示十分认同,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党员,你害怕,你自己居家隔离也没有任何问题;作为党员,需要你的时候,你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更主动地站出来。”


作为复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他表示,新闻行业从业者应该有“关键时刻,我在现场”的追求,也应该给关注疫情的读者和观众带来更多更真实的一线讯息,让大家了解现状。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新闻似乎也并非常说的“易碎品”,眼下正在发生的事件,“在更长的时间后,人们再去回想,或许会像我们现在讲起03年的SARS,它会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一部分,你的报道就是这样一本厘清记忆的日记本,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是历史的底稿’。”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也会撰写工作札记,留待在未来回顾和反思。


郑薛飞腾在火神山医院进行报道


03好学力行,坚守武汉


自本科阶段起,郑薛飞腾就有志于新闻事业。在新闻学院就读期间,他曾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南方周末、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实习。


谈及对在校学弟学妹的寄语,郑薛飞腾引用自己敬重的业界导师李泓冰老师的一句话“李老师在我本科入学那年,作为系友发言时和我们说,我们的系铭‘好学力行’直白来说就是‘恶狠狠读书,急吼吼做事’在学校的时候,我也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而今,结合前线的工作体会,郑薛飞腾认为在这句话之外,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常熬夜,现在发现要做好新闻工作,应对随时而来的变化,前提条件是有个健康的身体。”


如今,他已在武汉工作20多天,当被问及准备何时返京时,他表示自己要坚守武汉,“记得有位医务工作者在采访时说,希望能够等到武汉‘解放’的那天,我也希望能坚守到那时。”


郑薛飞腾

是奋战在一线众多复旦人中的一员

这是一场战“疫”

每个人都是战士

致敬逆行!

致敬勇士!


来源:“复旦新闻青年”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