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届法学院徐伟:法律人就业要服从内心,把握机遇

2020-03-01|校友走访

95届法学院徐伟:法律人就业要服从内心,把握机遇

by 李婷


徐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世界经济专业辅助证书,现为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后,着重研究国际融资贷款、国际贸易及其争端解决、公司收购和兼并及破产重整等领域。曾获得“宁波市优秀律师”及“宁波市十佳律师”荣誉。
  当谈及为何选择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时,徐老师直言法律并不是他的第一选择,自己的第一选择本是国际金融,而学习法律是在机缘巧合下的结果。虽然源于机遇,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法律这一学科,并在大学学习期间发现了自己的擅长之处。复旦在读时,他深切感受到了复旦学子求学好问的探索精神,以及意气风发的青年气概。他提到了许多法律系的优秀学子,比如 “狮城舌战”辩手季翔和严嘉,以及他的多位同学如俞卫锋、赵靖等,他们如今活跃在各个律师事务所或者公检法系统中,成为了法律界的中坚力量。徐老师指出,复旦赋予了学生一种不受束缚的精神自由,它鼓励着学子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与思考,复旦的校园氛围是活跃而自由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实现自我的价值。
  在大学毕业后,徐老师选择成为一名律师。他认为律师的工作方式较为自由,在处理案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他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家正在大力推行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徐老师认为他遇到了良好的机遇,因此事业发展总体上较为顺利。他的主要业务领域是争议解决,当谈到工作中的困难时,徐老师以争议解决为例子,指出在诉讼过程中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还没有到最后一刻,那就应该坚持到底,因为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有大反转,他在从业经历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此外,徐老师十分看好未来法律行业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法治建设的战略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遇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机遇期,因此在校学生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把握好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关于如何提升法学技能,他认为,同学们在校期间应该培养自己的法律检索能力和法学思维,要善于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必要时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研讨。
  最后,徐老师给出了一些法学生择业的建议,最重要的是要遵从内心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作出独立的选择,而不能人云亦云。选择一份热爱的工作并为之坚持下去,最终一定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