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校友会举办《望道》观影交流会

2023-03-12|地方校友组织新闻

贵州省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2周年系列活动之

《望道》观影交流会

图片

图片



3月11日下午14点,贵州省复旦大学校友会在观山湖

3月11日下午14点,贵州省复旦大学校友会在观山湖区云上方舟上影影院举办《望道》观影交流会,共40余位复旦亲友及兄弟院校代表观影,会长王峻峰作了欢迎致辞,4位校友代表分享了电影观后感。

电影《望道》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陈望道先生的一生为主线,展现其与挚友陈独秀的革命情谊,与妻子蔡慕晖的信仰爱情,以及其一生培养的众多进步学生的光荣事迹,向观众展示了那个黑暗且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共产主义先驱坚守信仰与追求真理的热血历史。

陈望道先生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复旦新闻馆的创始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

区云上方舟上影影院举办《望道》观影交流会,共40余位复旦亲友及兄弟院校代表观影,会长王峻峰作了欢迎致辞,4位校友代表分享了电影观后感。

电影《望道》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译者陈望道先生的一生为主线,展现其与挚友陈独秀的革命情谊,与妻子蔡慕晖的信仰爱情,以及其一生培养的众多进步学生的光荣事迹,向观众展示了那个黑暗且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共产主义先驱坚守信仰与追求真理的热血历史。

陈望道先生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复旦新闻馆的创始人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

校友分享影片观后感


李庆华

87级管理学本科

图片

看了这个电影,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艰辛和使命。电影讲述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要到那里去,让我有了一个使命感。这种让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的使命,这种一代又一代的牺牲,是这样的信仰造就我们今天,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望道》看完后,我倍感珍惜。


彭正海

08级国际关系专硕

图片

老校长“坚持真理,守望大道”的精神让我感动。看完电影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点,以影片中杨阿龙这一角色为例。我们无论是什么身份,不论工作生活环境怎么样,都可拥有执著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第二点,革命前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小我的精神。我们要感恩共产党,感恩组织,要感恩复旦大学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们工作、生活得更好。第三点,虽然我进入复旦大学学习较晚,但作为复旦人,感谢复旦大学传承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价值理念,能够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自豪与自信,感谢复旦大学带给我们的发展平台。第四点,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有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我们作为复旦人的这个荣誉,珍惜我们的工作生活和身边的人,不辜负作为一个复旦人被赋予的使命和期望。



曾永刚

91级经济学本科

图片

我是1991年进入复旦学习,在复旦度过的5年时间里,只知道陈望道老校长担任了25年复旦大学校长,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对他仅有一些简单笼统的印象。

今天观看电影,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当时动荡的环境下,陈望道老校长担任《新青年》编辑,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无论之后时局如何变动,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用一生的坚守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就像电影海报上描述的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陈望道老校长一以贯之、不忘初心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境界,值得我们复旦人一直传承,不断发扬光大。


蒋海军

2018级新闻学院博后

图片

望道老校长带领复旦新闻前辈,筹建复旦新闻馆,引领师生追求真理、光明和进步的故事。“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先生倡导新闻人要做“黑夜的追光者,真相的报道者,真理的捍卫者”,激励着一代代复旦新闻人。

复旦新闻系另外一位开创者、首届系主任、贵州籍先贤谢六逸先生的故事,他们共同开创了中国大学设立新闻系之先河,都是我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望道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表现出强烈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积极追求救国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救国火种,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真理之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新闻系的学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吾辈当传承和弘扬好“好学力行”的望道精神,更加坚定追望大道,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图片
图片


本次观影活动,使在黔复旦人和兄弟院校代表更加体会到在历史进程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及复旦学子的历史担当与责任使命,激励着我们在未来道路上,寻望道精神,品真理味道。

摄影、编辑:鲍涛           

审核:王峻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来源:复旦大学贵州校友会公众号




最新文章